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文学·郭发仔专栏|重庆性格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2-13 15:49:01

重庆以山城闻名于世人已久,似乎山就是城,城就是山。这一点毫无疑问,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娄山,群山之中还有巫溪县东部边缘延伸过来的界梁山。重庆在山石中生息滋长,怡然自乐,仿佛一个骑在牛背上的牧童。
进入山城,城在山中,山在城下,城是山的衣袂,而山却是城的尊严。市内道路平整宽阔,曲折蜿蜒但过渡平缓,丝毫察觉不出山势的陡急与凌厉。身边梯次排列的绿树与高楼,让人愈发疑心这山城与周边都市没什么两样。其实,走几步,才发现这略带虚幻的布局和森然林木,给人开了一个不太认真的玩笑。坡长,路陡,弯多,走一小段便双脚灌铅一般,胸腔里气息断断续续接不上来。我初次来山城,不免有些情绪,但于生活在此的人来说,脚下有劲,山不是山。在重庆,时常可见当地人挽着裤腿,光着膀子,用一截粗木棍扛了几十斤物件行走,如履平地。
山城的山,本质还是山。地势起伏大,峰峦与丘陵交错,东南高而西北低,不循常规。山体之上古树遍布,常年绿树茵茵,枝繁叶茂,山的戾气也便消解在这苍翠的绿色中了。但是,城市的发展势不可挡,山给了城底气。重庆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城市轻轨交通、铁路、公路、桥梁,遇山劈顽石,遇壑修栈道,一样不少。山的顽劣与人的顽强在重庆非但没有成为传世冤家,反倒达成了和解,给人们留下了山中有城景、城中有山色的奇特印象。重庆轨道二号线李子坝站,一边临江,一边靠山,车站、楼房一起设计、同时建造,列车在此穿楼而过,成为城市中一道独特且靓丽的风景线。
我第一次来重庆,是一个冬天的雨夜。说实话,淋湿的山城魅力平增三分。纵横交错的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明亮的大灯和猩红的尾灯交织一起,宛若深海游龙。周围霓虹闪烁,灯饰奇秀,把一幢幢高楼映照得轮廓绰约,明暗之间更显妩媚。一抬头,天上星光散落,在霏雨中如梦如幻。后来友人提醒,这不是星星,而是山上民居的灯火。我很诧异,生活里的山城,坚硬的性格中也有几分轻松的诙谐。
山城重庆,也称雾都、江城。山水相依,但山城上显水很少,没有他山之上常见的溪水潺潺、飞泉流瀑,所有的水都藏在山石薄土中。重庆位于四川盆地边缘,境内长江、嘉陵江穿城而过,而周围山脉将多事的风挡在门外,境内充沛的水汽自然下沉,凝成浓雾,经久不散,形成举世闻名的奇特景观。长江重庆段,江面宽阔,江水浩浩荡荡,如凯旋的大军过境,漩涡、浪花,轮船、水鸟,都是手捧鲜花欢呼的见证者。嘉陵江闻讯而来,在朝天门码头匆忙加入队伍,清幽的嘉陵江水与浑浊的长江之水激情相遇,形成一清一浊的“鸳鸯锅”自然景观。重庆的水,泾渭分明,但绝不疏远对方。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山城重庆滋养出了重庆人的耿直与豪爽。巴蜀本为一体,外地人听重庆人说话与四川人说话差别不大,其实,语言落地生活,便有了地域上的烙印。重庆人做事急、好、真,成与不成立马有个答复,能办成的事不拖泥带水,办不成的事也不会绕出花花肠子。
重庆人说话更有趣。“沙坪坝怎么走?”“抵拢倒拐就是。”话音刚落,人已经在五米开外了。短平快的话语里,又不失助人为乐的传统的美德。
其实,重庆有山的硬气,有水的柔媚,是一种坚忍不拔、无坚不摧的性格。

编辑:周丹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