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文学·徐成文专栏|孝心需要切分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2-13 22:42:37

妻子的生日在腊月二十二,与大年只有一个手指的距离。远在深圳的女儿,通过微信传来消息——想一次性把妈的生日礼金和拜年礼金转过去。

我是个思绪翻飞的主儿,丁大点事,喜欢以优化的方式处理。为什么不把孝心分成两次呢?生日是生日,拜年是拜年。各有深意,各得其乐,何不美哉?

女儿在我的点醒下,似乎有些觉醒,一番思量,为我的考虑点赞。

有时,孝心需要切分成若干。

十多年前,电子支付还没有出现,我每月给父母的养老金,往往通过邮局汇款。

那个下午,单位负责收发信件的陈老师在办公楼外叫我的名字,说有我的汇款单。同事们热闹起来,说我又得了报社寄来的稿费,非要我请客不可。我边走出办公室边点头默许。领到汇款单,一千个一万个疑惑写在脸上——这不是年迈的父亲从偏僻的农村老家寄来的吗?数目不小呢,整整2400元。我一下惊呆了,父亲哪根神经出了毛病!我每月拿着固定的薪水,虽不算富裕,但也不需要他老人家资助我吧。我火速掏出手机,拨通老家的电话。

电话“嘟嘟嘟”响了些时间,没人应答。正要关机,电话那端突然有了声音,不过细微得有些听不清楚。“是爸爸吗?”那边声音依然很轻。“是我。”

“您怎么给我寄了2400元钱呢?”

“我……我……”这次声音轻得只有他自己听得见,然后是忙音。

第二天,我正伏案备课,手机的音乐响起来。老家的电话。母亲的声音。她告诉我,给我寄来的2400元钱,其实就是我上月汇给他们的养老费。在我的一再追问下,母亲娓娓道来。

收到钱的父母,高兴得像三岁的孩子。他们逢人便提及此事,着实让周围的邻居们眼睛红了好几圈。没有农活干的父亲,便衔着长长的烟杆,优哉游哉地散步在乡村的泥巴公路上,幸福写满被岁月肆虐了几十年的脸上。问问东家打工的儿子寄钱回来没有,说说西家的孩子长大了不管老人真不孝顺,然后夸夸自己和老伴福气好,两个儿子在外面工作,工作稳定,现在自己年老了,儿子们不允许他和老伴再干农活,两个儿子每月各寄给他们200元钱,让他们尽管用,如果不够,再增加……

十天之后,父亲的脸上没了笑容,转而挂上了丝丝的郁闷。他端坐方形饭桌的上席,和母亲说:“老伴啊,我的高兴劲又没有了。要是能经常收到儿子们寄来的钱,多好啊!”母亲万个不赞成,说:“每月400元钱我们根本就用不完,怎么还要找儿子们要?”母亲误解了父亲。父亲是希望儿子们汇钱的时候,不要一下汇回,分开成每月一次。我和哥哥不在一个城市工作,这样一来,他们每月都能收到两次钱。自然而然,每月他们就能高兴两次。父亲把这2400元钱寄来,希望我每月再汇给他们。

听完母亲的电话,我猛然发现自己的双眼已经湿润了好些时间。我那个平日沉默寡言的父亲,他居然有如此新奇的想法。是啊,我和哥哥常年在外奔波,总以为孝顺父母很简单,只要把钱给他们汇去,一切事情便会解决,哪里知道,在他们眼中,钱并非他们期盼,他们更需要的其实是高兴,是快乐,但儿子们工作忙,他们只有自己找快乐!

我把父亲的心事告诉哥哥。我们哥俩商量好,从这月开始,把孝顺父母的生活费分月汇去,他月初,我月末,让父母高兴和快乐的时间多一些。

(作者系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

编辑:王雪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