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文学·刘放专栏|吉祥如意菜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2-15 16:44:37作者简介:刘放,江苏省作协会员,苏州市杂文学会副会长,《苏州日报》评论员,出版有小说集、长篇散文、旅游文化读物多种,获国家级、省级文学和新闻奖若干。
豆芽是一款百姓菜,很多人都吃过。在蔬菜的民族之林中,这款菜以雅致见长,似乎有些阳春白雪的味道。它不沾一丝土,只需水和温度就自然长成。它白白嫩嫩,几乎通体透明,还有曼妙的曲线,形状像如意,所以又被称为如意菜。这个名称,一开始是从客观形状上得来的,随后,就被赋予了吉祥的象征,过年过节,或者是招待客人,餐桌上有这么一盘素菜,弥漫的饭菜香中也散发出吉祥如意来。
豆芽受人们的喜欢,除了它的味道,恐怕还有制作简便的原因。它不像别的菜,先要有菜地,将菜籽育秧,移栽,还有松土施肥等等诸多的劳作,关键是那块菜地,就难倒了城市人。豆芽宜乡宜城,凡是喜欢它的人家,只要自己愿意动手,它就毫不矜持地登堂入室。
制作豆芽的过程,简单易行。夏秋之季,将黄豆绿豆等放入水中浸泡几个小时,滗去水,装在一个簸箕中,上面覆盖上一块湿布,基本就布局成功了。接下来,要记得每天从布上浇几次水,使得湿布下的发芽豆种持续有湿度。一个星期后,揭开湿布,就能看到豆芽已经发好了。唯一要注意的,是主人不能太懒惰,不能有一劳永逸的思想,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样,发出来的豆芽没有后续的湿度,就会干死。一次性灌很多水浸泡着也不行,时间长了会烂根。豆芽不难制作,但也是要用心对待的,适当侍候它,它就会加倍回报主人。
冬天相对就要费力了,因为豆芽生长除了水,还要有适合生长的温度。所以,冬天一般人家不会自己发豆芽,想吃了就去菜市场买点,省事。但我丈母娘冬天也发豆芽,而且比夏天还来得快,三五天就长得又长又粗,那是因为她在东北的缘故,东北的冬天都是火炕,将发好的豆芽搬到炕上,晚上一觉醒来,豆芽长了半寸,完全有可能。没有火炕的南方地区,不可能专门为了吃点豆芽而建火炕。
豆芽机应运而生。近年常听说有毒豆芽,无良制作户为了利润,用化学手段催长豆芽,让人担惊受怕。有了豆芽机,大冬天,无火炕,照样能在自己家中发豆芽。豆芽机的科技含量并不高,通电后,能定时自动加温,定时自动喷水,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最让我思念的,还是乡村岁月母亲做的豆芽。她做的豆芽格外粗壮,口感好。技术含量其实也不高,我读小学的妹妹几番偷师,就完全学会了。将睡眼惺忪般初发芽的豆,倒进一个坛子里,坛子口堵塞一个稻草的草把,灌水进去后倒放在一个盆中,让多余的水自动流出。每天灌两次水,放两次倒。一周后,拉开稻草把,白嫩的豆芽银光闪烁。妹妹初试告捷,母亲笑眯眯地予以嘉奖。见一坛子豆芽很快吃光,感觉坛子中的密度还有潜力可挖,妹妹再做时就多放了一些豆。不料,这回还没有等到开坛庆祝,那坛子若有若无地咔嚓一声,断为了两截——坛子被豆芽撑爆了,白胖的豆芽们暴露在两截坛子当中,似乎是在咧嘴大笑。这也让我们悟出,娇嫩纤巧的豆芽,其实也如地底下的竹笋一样,给了它们生长的条件,它们就渴望生长,而且力量惊人,能掀开头顶的石块,能撑爆禁锢它的坛子!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弱者。
有了豆芽机,可以自制豆芽,用豆芽清炒一盘“吉祥如意菜”是件开心的事。我也祝万千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人们,生活如意,吉祥康泰。
编辑: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