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文学|爷爷的老照片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2-16 21:27:05

我从来没见过我的爷爷。在我出生前一个月,爷爷就在工作时突发疾病去世了。

我问过爸爸,为什么我的籍贯是河北蠡县而不是在重庆?爸爸说,因为爷爷是从河北到重庆的南下干部,所以我们就在重庆安家了。

年幼的我并不明白,从河北到重庆是一条怎样的路程。直到几年前,我在奶奶的相册里发现了一张老照片,照片上有15位年轻人,有的头戴军帽,有的头裹白巾,排成两排合影。他们身后是三面锦旗,正中的锦旗上有“随军苦战”等字样。照片微微泛黄,看上去很有历史感。

爷爷的老照片.jpg前排左四是我的爷爷钱坤维

我很感兴趣。这张照片的背后有什么故事?照片上的爷爷有着什么样的经历?

爷爷的悼词里写道,他在1939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爷爷在河北蠡县担任区委、县委、地委的交通员。解放战争时期,他又历任河北献交县武委会秘书、武装部军训股长、副部长、部长。献交县是冀中抗日根据地设立的一个地方,1940年底由河北省献县、交河二县析置。

照片里,锦旗上的小字太过模糊。我和一位研究解放战争史的专家讨论了很久,大概辨明了锦旗上的字。正中锦旗最显眼的八个字是“随军苦战,坚韧不拔”。正中锦旗右侧的竖行是“赠献交民工”,左侧落款是“第四纵队政治司令部”。照片中左边三角形旗帜上有“献给支前模范县”等字样。

结合爷爷当时的工作,我推断这张合照,极有可能是在某次战斗后,献交县武装部动员得力,受到了第四纵队的嘉奖。

在解放战争时期,地方武装部负责动员群众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和维护治安。查阅解放战争史,随处可见这样的历史故事——解放军战士在前线英勇作战,后方民工承担起运送弹药、物资、救助伤员的重担。例如,在清风店战役打响前,解放区的老百姓就在当地武装部的组织动员下,为急行军的晋察冀野战军提供粮食和人力运送。据统计,此役,冀中军区动员了支前民工约10万人,大车3000余辆,担架上万副,成千上万的支前百姓跟随在晋察冀野战军的后面,连绵百里,浩浩荡荡。

我不知道他参与的是哪场战斗,但我会时常想象:20多岁的爷爷,是以什么样的热情参与群众动员工作;是以什么样的精神,和乡亲们一起前往战场;又是以什么样的勇气面对战场的枪林弹雨;生活在重庆的他,会不会时常回忆起当年的人和事。

这一切,已不得而知,也成了我的遗憾。爷爷这一生,经历过无数危险,他在送情报时被日本侵略者追捕,在当地群众的保护下才平安逃脱。他经历了解放战争,亲身参与了群众动员工作。从这张照片里,我第一次感受到历史课本上那简单字句背后藏着的厚重历史。了解这张照片的故事,也是我追寻爷爷足迹、学习党的群众工作历史的过程。通过这张照片,我了解到了那段历史背后的感人故事,更加理解了党和群众的鱼水情。

解放战争胜利后不久,爷爷来到了重庆,并留在重庆工作和生活。我时常会想起爷爷,想起他为党为人民兢兢业业工作的一生,自觉肩头压力颇重。先辈的荣光与责任,传承至今,更应在我的身上发扬光大。

这便是那张老照片,给我带来的教育和启示。

(作者系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书记员)

编辑:周龙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