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文学·罗涌专栏|廉洁秦良玉(一)摽玉拒降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2-20 14:55:37

泰昌元年,秦良玉受皇命派其兄秦邦屏、弟秦民屏率石砫(今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白杆兵北上抗清,解救沈阳之围。浑河一战,虽然击败了努尔哈赤的后金兵,但是自身伤亡也惨重。天启元年(1621年)秦良玉率三千精兵日夜兼程北上,途中得知两位兄长牺牲的消息,在行军途中遥奠致哀。路过京都时,制冬衣一千五百余件,配送给劫后余生的石砫白杆兵,一边收留溃返的士兵,一边往前线进发。是时,后金兵铁蹄南下,白杆兵在榆关附近与清兵遭遇,秦良玉上急国家难,下复私门仇,催桃花马,舞鸳鸯剑,杀入敌阵,挡者殒命,势如破竹。她的儿子马祥麟,紧随母亲,手持白杆枪,下钩上刺,英勇无比,激战中目中流矢,自拔其箭,奋勇向前,斩敌无数。此战后,马祥麟被军中誉为“赵子龙”“小马超”。素来骄狂的后金兵遇到如此彪悍的白杆兵,惊骇之极,仓皇溃逃。明朝崇祯皇帝闻报,晋秦良玉二品官服,御赐“忠义可嘉”牌匾,并命秦良玉镇守榆关。

秦良玉驻守榆关时,发明“天观”“地听”。她在城墙上,用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重叠放置墙孔中,能看到几十里外的清兵动静,派军士守望在那里,名叫“天观”。她还叫士兵在城内地下挖掘几个三、四丈的深坑,坑口安上大缸,每天派耳朵精灵的军士侧耳细听,能听到百十里外的人言马嘶,名叫“地听”,天观地听都用长绳系上铜铃,直达内营,一有敌情,守候的士兵就拉索摇铃报警。因此,对敌人的动静了如指掌。

后金兵攻关不下,改用贿赂的办法,派使者带着价值连城的珍品“玉如意”,企图贿赂招降秦良玉。秦良玉面对使者大怒,摽玉于帐外。美玉被摔碎,使者被驱赶出军营。榆关在“白杆兵”的镇守下,成为后金兵进犯明廷京畿不可逾越的屏障,延缓了改朝换代的历史进程。秦良玉摽玉拒降的故事,为世人所传颂。

编辑:王雪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