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文学·邓训晶专栏|布鞋的回归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2-23 16:54:37那天,好友迫不及待地发了一张图片给我看,原来是她买的一双绣花布鞋。我记得她最喜欢穿的是高跟鞋,连旅游都是穿着高跟鞋“噔噔噔”地爬山,她怎么一下改变了穿鞋风格?电话那头的她很兴奋,叫我快去买,漂亮着呢。
放下电话,我感叹起来。布鞋,经过40多年的轮回,又回归了人们的视野。不禁想起几十年来,脚下鞋的变迁。
还记得,我小时候穿的鞋全部是母亲一针一线做的布鞋。巧手能干的母亲是远近闻名的能人,家里家外,红妆女线样样拿手。特别是做的鞋在我们小街上是顶好的,不知教会了多少人。那时还没有电灯,每天晚上母亲就在煤油灯下做鞋,我躺在床上,透过蚊帐看妈妈做鞋,那灯光中的剪影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母亲做鞋很讲究,把零碎的小布块分颜色整理好,白色的布块就给父亲做鞋,花色的布块给我们做。父亲每天都穿着白底黑面的布鞋上班,脏了的话,妈妈要我们使劲洗,把鞋边洗得雪白。母亲常说,男人在外面的穿戴,就可以看出他的妻子能不能干。所以,母亲天天把父亲收拾得干干净净,别人也夸她能干。
但我们对母亲可有意见了,父亲雪白的鞋底多漂亮啊,我们的鞋底就五颜六色的,我们翘起嘴巴闹着要白底鞋。可那时太穷,衣服都不够穿,哪有那么多白布做鞋。母亲千方百计收集的那一点点白碎布,甚至给父亲做都不够。可母亲有妙招,她宣布谁的成绩好,就给谁做白底鞋。其实母亲只是糊弄我们,把有颜色的碎布放在鞋底中间,鞋边用一点白布包边遮丑,可这样的白底鞋差不多还是属于学霸的姐姐穿了。尽管我们的鞋不是很好看,但穿在脚上很舒服,同样很神气。
穿布鞋最怕下雨天,布鞋无法抵挡雨水,放学回家常常鞋就湿透了。夏天还好,下雨脱了打光脚板。可是寒冬腊月就惨了,上学时,鞋湿了,就只有在冰冷的湿鞋里冻一天,那滋味真不好受。下雨时,同学大多穿黄胶鞋。我们家穷,买不起胶鞋,每到下雨天,我就非常羡慕有胶鞋的同学。
直到读初中了,妈妈才跟我买了一双黄胶鞋。我特别珍惜它,平时舍不得穿,到了下雨天或者学校运动会才穿,穿了马上洗干净放好。那时已经有了球鞋,白橡胶底,蓝帆布面子,系上白带子,轻巧柔软,时髦结实,可是只有班上几个家庭条件稍好点的同学才有。
到了1978年,那时胶鞋、球鞋、雨靴才比较普遍,再也不怕下雨天了。后来,人们在穿衣打扮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衣着再也不是青灰蓝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比比皆是,喇叭裤,高跟鞋也都出现了。
那时,我在大队当民校老师了,每个月有了工资,虽然大多数交给妈妈,但还是有一点点零花钱。除了买书外,我凑了几个月,买了一双高跟鞋。那是我第一次穿高跟鞋,走起路来歪歪扭扭,练习了好久才敢穿出去。走在街上,大家都问我穿着高跟鞋怎么走路?后来,大街小巷都是穿高跟鞋、喇叭裤的,这才不新奇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彻底改变了。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鞋,不断更新,层出不穷。年轻人为了漂亮,穿着奇奇怪怪的鞋。鞋头由尖头、圆头、方头的轮回;鞋口由圆口、方口、小圆口轮流;鞋跟由低到高,平跟的、细高跟的、粗高跟的、最后还有十多厘米的“恨天高”。穿高跟鞋的人走起来婀娜多姿,旁边看的人却提心吊胆,老有想扶她一把的念头。
后来生活越来越好,儿时的布鞋早已无影无踪。我的鞋柜里皮鞋、球鞋、旅游鞋也琳琅满目。有了这些鞋后,我们就不穿母亲做的布鞋了,觉得很土气,母亲很失望,常念叨她的手艺荒废了可惜了。她经常说给我们做千层底的棉鞋,做雪白底子的布鞋,劝我们穿,说比买的舒服多了。可是追赶时髦讲究好看的我们没人穿布鞋,她气得自己穿。我们劝妈妈别做了,费时费力的,我们给她买了很多皮鞋,一年四季各式各样的都有,但她在家里还是喜欢穿布鞋。
自从姐姐的儿子出世后,母亲又高兴地开始做鞋给小外孙穿了。这时候生活富裕了,做鞋的材料随处可取。妈妈也有时间了,就慢慢地一针一线精心做,一双双小布鞋做得精致美观。看见的人都说,就像工艺品一样。小侄子满月了,母亲亲自给外孙穿上漂亮的小布鞋,抱出去晒太阳,引来好多年轻父母的围观,大家都赞叹不已,极大地满足了母亲做鞋的愿望。接着,我们几个的孩子相继出生,母亲又乐此不疲地做,我们的孩子们都是穿着母亲亲手做的布鞋长大的。
一晃姐姐都要当奶奶了,母亲年纪大了做不动了。当外孙媳妇刚刚怀上孩子时,即将四世同堂的母亲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然后郑重地召集我们姐妹,商量给她的重外孙做鞋。她怕我们嫌麻烦不愿做,就高谈阔论了一番,说什么再好的商品都不如自己做得穿着舒服放心,我们也很兴奋,自然不会抗命。动员大会后,我们就忙碌起来,熬糊糊打布壳、买鞋面布、剪鞋样。家里立刻成了小作坊,到处都是布头、针线、剪子、鞋样……每双鞋由母亲亲自审定样式,亲自剪裁,指导我们缝制。我们做的稍不如她意,要么让我们返工,要么她亲自修改。在她老人家坐镇指挥下,很快一双双圆口鞋、方口鞋、虎头鞋,春夏秋冬四季的鞋,琳琅满目摆满了一床,同样像精致美观的工艺品。母亲笑呵呵地验收着,那一道道皱纹里,都盛满了欢乐。
母亲的布鞋就这样伴随着我们几代人走过无数的难忘岁月,给了我们浓浓的母爱,任何时候想起母亲的布鞋,心中都是暖暖的。
脚下的鞋在不断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慢慢地由最初的狂热,变得越来越理性了。再也不会因为样式奇特,或者华贵的鞋而委屈自己的脚了,那种郑人买履的迂腐都不会发生了。如今大家选鞋首先选择舒适的鞋。
经过一番轮回,被冷落了很久的布鞋,不知什么时候又回归了人们的视野。大街小巷的布鞋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引领当今的潮流。于是,布鞋有了创新,不再只是雪白的千层底,而是各式各样颜色和花色的布鞋,方口的圆口的深色的浅色的印花的绣花的,比比皆是,不再是母亲做的老样式了。只要你走到旅游景区,各式各样的布鞋随处可见。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穿舒适柔软的布鞋,鲐背之年的母亲更不愿穿皮鞋,想念布鞋,我们就给她买。只要外出,我都会留心那些绣花布鞋,在北京,我在大栅栏的老北京布鞋店,跟妈妈买了一双传统的白底黑面的布鞋;到大理,我买了一双浅色绣花鞋;到绍兴,我跟妈妈买了一双深色的绣着大红牡丹花的鞋,妈妈说当年出嫁都没有穿过这么漂亮的绣花鞋……凡是到一个地方,我都会去布鞋店看看。
40多年来,布鞋的轮回变迁,不仅仅是人们的审美观的变化,更是富裕了的人们,对生活质量更高的要求。回望我们走过的几十年,脚下的鞋记录了时代的发展,记录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这难道不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吗?
(作者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王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