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郝安专栏|蕴藏中国大智慧的二十四节气(上)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2-24 15:47:51

1

收百世之流风,采千载之遗韵。起源于黄河流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年间已完全确立,整体意义上完成于淮南八公山的二十四节气,隐处穷巷,声驰千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从天演而来,为地气所用,给物候贴上标签。循着太阳的轨辙,二十四节气划定四季交替,时转令移;规范季节更迭,炎凉对接。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

正好位于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的淮南八公山,当年究竟聚集了怎样的一群人,又需要何等的功力,是如何的搜索枯肠,才破天荒创造出如此天真烂漫、瑰异奇珍的二十四节气来啊!

以至于两千多年来,尽管风云际会,漫付伸舒,一时多少英雄豪杰。但中国原产的二十四节气,地地道道、简简单单,无论沿用时间之长,抑或覆盖地域之广,均为车马前驱,万人随后。

无法知道2000多年前汉初那样的乱世,究竟是什么样的天象,又有着怎样的寒暑流变。也许风清云淡,百鸟和鸣;也许乌云密布,太阳只从云翳射出一缕灿烂;也许还有细雨在密密地梳理着山川……

这些都无所谓了。重要的是立竿见影,观天察地;草蛇灰线,伏脉千里。造物者造了这样一座山,这座山又迎来了这样一群人。就是在这座逸俊超拔、云蒸霞蔚、峰回路转的圣山,人与自然合作完成了天地间一部最伟大的杰作——

处处点睛,字字珠玑。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时期的二十四个节气的完整名称,在此胜地最终得以定稿。尔后经年历月,传到现在。

这是一座时光碑刻,一部刚性历法。从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寒暑相推而岁成。终于凝聚成中国的时间智慧,自然万物的时间坐标。

2

应天时而动,就地利而兴;极一时之盛,享永远之垂。

黄钟大吕般的二十四节气,是科学的,譬如立春、立夏;是诗性的,譬如雨水、白露;也是实用的,譬如惊蛰、芒种;还是哲学的,譬如拂去了最后那一丝春之迷离的小满。

沿用时间最长、覆盖地域最广的二十四节气,还是一卷包罗万象的大百科,全世界最简短最通俗的浓缩版时间简史。

殚见洽闻,内涵丰富,二十四节气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亘古不变支撑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星空与文明大地,引领国人洞悉来,知悉去;领悟容纳,晓悟生发;看见历史,望见前途。一代代一辈辈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深远地感知自然,也深刻地感悟生命。

3

一如母亲细密的针脚,二十四节气将最伟大的三才天地人缝合在一起;又像一把神秘的金钥匙,二十四节气打开了最灿烂的三光日月星秘密;还似如椽的大笔,二十四节气饱蘸时令墨迹,把最美妙的三诗风雅颂仄起平收在初一十五的光阴。

天地乾坤,四时序列,万物荣枯。

——春雨惊春清谷天,二十四节气是观天察地的时间制度。

——夏满芒夏暑相连,二十四节气也是顺天应时的生活方式。

——秋处露秋寒霜降,二十四节气还是承载稻香谷黄、导引蛙鸣蝉唱、演示叶落花黄的基本遵循。

——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更是一个民族最生动、最鲜活的特有文化符号。

编辑:廖晨希 熊冬梅 全丽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