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文学·钱国宏专栏|我在北大当学员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2-25 11:57:41

做梦也不会想到我的生命旅途中,会有北京大学这一站!

按照组织要求,我于近期在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进修学习。不期然的七日进修,成就了我与北大的一面之缘;而内心深处对文化的渴望,又使我荣幸地读到了一处处饱经风霜的历史容颜。到北大报到的第一天,我就开始了“北大校园游”的历程:看了北大的“九大园林”、蔡元培铜像、燕大新闻馆、北大体育馆、校景亭、荷花池、校友桥、三角地、静园草坪等。简直是马不停蹄、走马观花、风驰电掣、目不暇接!

报到后,我像北大学子一样,在北大教室里开始了正规学习。聆听的课程有《新兴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战略》《孙子兵法与为将之道》《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及热点分析》《中国法治的新起点、新任务、新趋向》《国学智慧与领导韬略》等。给我们授课的老师,均是专业权威的学者、教授。他们的课,让我这个已远离课堂20多年的“社会人”重新找回了“学子”的感觉,因此倍加珍惜每天的学习机会,简直把每一节课都当成了一种文化熏陶、精神享受和能量储蓄!

七日,在一个人的生命旅途中,只能算作是短短的一瞬。但是,就在这一瞬间,我却收获了许多。我收获了“学以致用”的治学。通过北大的课程学习和对北大的粗略观感,我真正悟懂了什么叫“活到老,学到老”!早晨和晚间在未名湖畔散步时,经常会看到莘莘学子和白发教授旁若无人地坐在湖畔的石板上,或大声朗读,或背诵单词,或默默捧读。一些白发老教授已经到了“元老”级别了,依然手不释卷!晨曦,给那些晨读的人们镀上一层金色的霞光;看着他们,我内心深处油然生出一种崇敬感!这就是学习的伟大!

在北大的一周,我懂得了自己以后该如何去学习和生活!人生,就是一个短暂的弧线,我一定尽最大努力把这条弧线画得圆些,画得粗些!绝不空耗每一分钟!这绝不是口号,而是发自肺腑的彻悟!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啊!在这里的学习让我收获了“用心一也”的取向。北大课堂上所有讲课的教授、学者,他们洋洋洒洒的讲课风格和口吐珠玑的学识,令人折服得五体投地!但这些人的学识却与他们的穿着极不相配——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和教学上!他们可以扎错了领带,但是却绝不会讲错一个单词,讲乱一个环节!那种治学的严谨态度和专一的程度,令人听而生敬、望而生畏、叹为观止!“用心专者,不闻雷霆之震惊!”以后,我要学习他们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不论处世还是交往,均要严谨严谨再严谨,专一专一再专一!

我还收获了“登高望远”的执念。北大的图书馆,藏书如海;北大的学子,潜心钻研……为什么北大有那么多令人赞叹之处?那是因为北大,为其一切所属奠定了高端的平台!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一个人只有站在了高的平台上,才能让自己的人生站得更高、行得更远!所以当我面对着生活中的磕磕绊绊时,一想到北大,就会自觉地把胸襟放大一些,把站位放高一些。不跟雪糕争软硬,因为春风一吹,它就化成一根棍了;不跟昙花论长短,因为几个小时后,它就枯萎了……

北大的那些白发教授和学者,身居陋室而胸怀天下,他们的站位何其高远,所以才活得倜傥自如,来去悠然!让我也收获了“生于游途”的达观。北大七日,我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利用一切碎片时间,游览了北大校园内的各个景点和校园之外的多处景点,虽属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但我觉得收获很大:这趟学习之旅,让我体会到站在宇宙的角度看地球,地球很渺小;站在地球的角度看人生,人生更渺小。既然此生这么短,为什么不把自己活得丰满一些呢?“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只要是身体能够抵达,那就不要给眼睛留遗憾!今后,我依然秉承一种生活理念:身体和思想,必有一个在路上!旅游不是显摆,而只是为了让自己这辈子活得更值一些!毕竟生命有长度,而生活却有着无限的深度和广度!

编辑:周丹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