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文学·周成芳专栏|母亲请客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3-01 14:42:42

“老来乐农家乐玩一天,对,就在汉丰公园旁边。这个周六,说定了哟,不准缺席……”

傍晚散步回家,还没进门便听见母亲在客厅打电话请客,她的嗓门很大,生怕请的人不来似的。

见我进屋,母亲乐滋滋地跟我说,她正在邀约朋友聚餐,滨湖路有家适合老年人聚会的城市农家乐,价格实惠,500元一桌吃两餐。“您不是一向爱设家宴嘛,这次怎么想起去餐厅呢?”我有些好奇地询问。

这次人多啊,家里哪能接待得下?母亲一边翻看她的通讯本,一边向我罗列人员名单。

“你赵阿姨、陈阿姨、王阿姨几家人过两天要去海南旅游,给她们践个行,下周二、周四分别是你胡阿姨、余阿姨的生日,往年都是请她们来家里,今年人多一起庆祝,马阿姨家的赵叔叔前不久生病这才刚出院,一起热闹冲个喜,李阿姨、王叔叔夫妇刚从泰国旅游回来,上次他们家请客专门请过我的,还有沈阿姨过几天要去中心城区带外孙了,要过两年才回来……”

母亲一口气罗列了一长串名单,我数了数一共有20多个。

“我下午已经去餐厅订好了,两张大圆桌,大家都是老朋友,聚在一起也热闹。”母亲乐呵呵地说。

母亲已经年过古稀,前两年做过膝关节置换手术,医生特意告诫她尽量少奔波。那家餐厅离我家较远,要转两次公交车,下车后还得再步行一段路,这一来一去很费事。再说这年头通讯发达,订个餐一个电话就可以搞定。

我要提前去配菜啊,餐厅套餐都是固定搭配的菜,他们谁爱吃什么,谁不爱吃什么我最清楚,我得亲自去挑选他们爱吃的菜。另外田阿姨、谭阿姨口味清淡,还得单独给她俩配几个可口的菜,这些电话里说得清楚啊?母亲一边反驳我,一边照着通讯录继续打电话邀约。

母亲一向热情好客,这是我打小就知道的事。我家在场镇上,上中学时班上有同学离家较远,周末都不能回,母亲老让我将他们叫到家里来改善伙食。

家里来了客人,母亲每次都乐滋滋地在厨房忙个不停。虽说大鱼大肉不多,但母亲有一手好厨艺,一些简单的食材经过她的精心烹饪也能做出几个花样来。遇到一些特别重要的喜事,比如乡下来了亲戚,比如大哥二哥第一次带女朋友回家,母亲会提前一两天开始张罗。为能整得热闹一点,母亲会请很多亲朋好友前来作陪。老家的房屋很宽,有时候一桌不够就两桌,两桌坐不下就摆三桌。

后来,老家的房屋因三峡移民拆迁,我在县城购置了一套两室一厅的电梯房,母亲搬来与我同住。母亲觉得这城里的房子采光好,小区环境好,周边各种配套设施也相当完善,唯一的缺陷就是房子小了点,只能摆一张小餐桌,多来几个客人都坐不下,害她精心准备的一大堆碗筷都派不上用场。

搬进了城里,母亲又结识了新的朋友。房间虽说小了,但母亲请客吃饭的热情丝毫不减。她今天请两三个跳坝坝舞结识的朋友,明天叫四五个老年大学的同学。她请客的理由很充分,张阿姨过生日、王阿姨大病初愈、赵阿姨儿女外出一个人在家冷清,甚至是几个阿姨之间闹了不快,她也趁此机会做点好吃的将她们邀约在一起。客人们只要一踏进我的家门,彼此之间很快冰释前嫌。

母亲大多做一些家常便饭,有时候就一锅腊猪蹄炖粉条外加几个小菜,有时候就简单的三荤两素,有时候她即兴在家包腊肉汤圆或腊肉饺子,也会打电话邀约朋友一起分享。客人们每次都吃得意犹未尽,他们好几次推掉了其他人邀请的大餐,就为了能跟我母亲见见面。

全部到位,母亲打完了电话兴高采烈地对我说:“你徐阿姨本来周六要去女儿家的,一接到电话当即决定延后一天再去。”

这年头去吃饭都是给面子,说明母亲人缘好,我由衷为母亲点赞。

“大家都是相互的嘛,大家对我也很好。”母亲说完便拿出一个小本子,记录在农家乐玩耍时该准备的小吃……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开州区作协副主席)

编辑:汪茂盛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