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霞专栏|最好的“显摆”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3-05 12:47:27我刚开始投稿时,心想自己有一天文章变成铅字了,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呀!我得昭告天下,发表一篇感言,感谢投稿路上帮助过我的那些人,当然感谢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想借感言把自己发表文章的事情宣传出去,让亲朋好友,同学同事知道。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一则“豆腐块”登刊,我在家里喜大普奔,母亲嘱咐我:“单独感谢一下那些帮助过你的人就行,别到外面到处宣扬,别和你冬舅舅一样。”
冬舅舅是母亲的族弟,年轻时喜欢舞文弄墨,经常写诗,写完便向报刊投稿。每次投出去后,冬舅舅便掰指头盼着发表后样刊寄来。为此,冬舅舅还专门买了一瓶白酒送给邮递员,嘱咐他,一旦有他的信件,务必第一时间送到他手上。
冬舅舅连投数次,供销社的信纸都让他买断货了,也没见他的大名见报。冬舅舅发誓,再投最后一封,若不用,便封笔一辈子。
没想到,竟迎来了柳暗花明,冬舅舅的诗歌见报了。虽然只是一首十几行的小诗,还夹在中缝里,但冬舅舅的兴奋劲儿堪比范进中举。
样报寄来时,正是下雨天,邮递员的自行车刚停在村委门口,恰好舅妈撑着雨伞路过,邮递员认得舅妈,忙把写着冬舅舅大名的信递给舅妈。
舅妈拿着信一路小跑回家,冬舅舅拆开信,翻找半天,在中缝里发现了自己名字,一跳老高,恨不得跑村大喇叭上喊上几嗓子:村民同志们注意了,村民同志们注意了,我的诗歌见报了,我的诗歌见报了!
但兴奋过后,他怨气又上来了,这封信来得太不是时候,偏偏选下雨天,街上没人的时候来,错过了宣传自己的大好机会。舅妈给他出主意,把报纸像奖状那样贴墙上,家里来了外人肯定能看到,一传十十传百,大伙儿便都知道了。
样报贴墙上后,家里来过几位婶子大娘找舅妈借农具,但借完就走了,连屋门都没进。冬舅舅一看形势不对,让舅妈拿着报纸绕着村庄转悠,逢人便主动问好,顺便将话题扯到报纸上。
舅妈围着村庄转了三圈,遇到了不少乡亲,但她脸皮薄,实在张不开口替冬舅舅宣传,只好拿着报纸打道回府。冬舅舅见舅妈耷拉着脑袋回来了,气不打一处来,一把夺过报纸,将舅妈拖到大门外,指着舅妈鼻子骂:“没长眼,将我发表诗歌的报纸差点垫了锅底,幸亏我及时发现……”舅妈大喊冤枉,两人从家门口吵到村委会,让村长给评理。
那次吵架,冬舅舅成功将诗歌见报的事儿“吵”出去了。但传着传着便走了样,说是为了一张破纸,冬舅舅和舅妈闹到了村委会。
冬舅舅大呼冤枉,一日他喝醉了酒,找到村小学的老校长诉苦,说明明是他发表诗歌的报纸,怎么说是一张破纸呢,一字之差,把他小半辈子的努力都抹掉了。
老校长安慰道,乡亲们都知道你有才,肚子里墨水多,即便文章没有发表,你的才气大家也有目共睹,并不是说你诗歌见报了,就高看你一眼,也不会因为没有刊登在报上就低看你一眼。
老校长的话并未说到冬舅舅心坎里去,他本来打算让老校长帮他宣传的,可老校长这番话明显不认可他的“显摆”。冬舅舅还不等老校长说完,就气呼呼地走了。
后来老校长和我外公说起冬舅舅,他说,此人好吃懒做,不务正业,有才无品。那天本想劝说一下他,让他改掉身上的坏习惯,改好了,便让他来学校当课外辅导员,课外活动时间教学生们写作文,可他听到一半就跑了。
冬舅舅后来去外地做生意,不诚信经营,赔得一塌糊涂。一代才子客死他乡,让人唏嘘不已。
母亲是用冬舅舅的事儿敲打我:“低调是一种品格,外人不会因为你发表过文章就对你高看一眼。再大的大刊物也没啥好显摆的,比你能耐的人多了去了,人有优点让别人夸,用不着自己夸自己。”
母亲说在“显摆”这事上,还得学邻居李叔。李爷爷七十岁那年,李叔做生意赚到了钱,他提议,等老父亲生日那天,请个戏班子来家里唱戏,好好庆祝一下,让乡亲们看看,他这些年混出息了。
此事遭到了李爷爷反对,李爷爷说,咱就是普通家庭,又没有为村里做过啥贡献,也没为乡亲们做过啥好事,过生日还搞这么大动静,让人家笑话。
李叔见老父亲反对,也没敢铺张浪费,李爷爷七十大寿那天,一家人聚一起吃了顿饭,没搞出一点儿动静。
李爷爷生日过后,李叔捐给村幼儿园捐了一万元,这年春天,李叔下了班后,就扛着锄头上山刨树坑,整整义务植树一个春天。
此事在乡亲们中间广为流传,李爷爷脸上也有光,李叔的这一举动,不仅在乡亲中树立了威信,还得到了村里的赏识,李叔有赚钱的本事,又有爱心,便请李叔进了村办企业当了经理。
此事一出,有乡亲又“明白”过来了,认为李叔是个心机鬼,又捐款又植树,原来是另有所图,一切都是为了当“官”呀。
李叔承受不住压力,想撂挑子。村支书劝他,大家议论此事是正常的,与其逃避,不如用实力说话,好好干,干出个样子来给大家看,让大家伙儿跟着他发家致富,大家尝到甜头了,肯定会改变对他的看法。
自那以后,李叔以厂为家,把公家的事儿当自己的事儿一样卖命,一年时间工厂效益得到了好转。大家果然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第二年,李爷爷过生日,李叔又给村小学捐了一万元,休息时间,还带头去山上义务植树,不同的是这次跟着他一起植树的人多了起来。他成了村里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最好的“显摆”不是自己到处宣扬自己的本事和成绩,而是当你有能力,或某方面的能力高于别人时,利用自己的才能为别人实实在在做些事情,惠及他人,大家得到你的帮助,自然会对你竖大拇指,你身上的优点和优势也会被大家认可。群众的口碑,远比自己在“朋友圈”嘚瑟显摆,效果要好很多。
(作者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王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