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唐盛花专栏|狗吠乡间路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3-05 13:51:43

曾经的李蕤怕狗,怕到了骨子里。起源是因为儿时在上学路上被几条野狗袭击,小腿被咬得鲜血淋漓,在床上躺了近一个月,直到长大后,腿上依然有触目惊心的“狗牙痕”。从那以后,她与狗算是结下了梁子。爷爷心疼孙女,每次上放学都亲自接送李蕤,并且为她准备了一条用黄竹做的打狗棍。爷爷在棍子一端钻了个孔并系上了一条麻绳,可以套在手上以免掉落。尽管有了打狗棍,但是李蕤每次见狗,依然胆战心惊。

求学、工作、结婚、生子……多年后的李蕤走出农村,在小城里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落脚点。城里也有狗,不过经常被人抱着、牵着、拴着,似乎比村里的狗要“安全”一些。也有好友曾好心地想送李蕤一只乖巧的金毛。小金毛见了李蕤立即摇着尾巴撒娇地想和李蕤亲近,却吓得李蕤一下子跳到沙发上,双手乱舞、脸色惨白,大声喊道:“快抱走!”从那以后,李蕤怕狗的消息便在她的朋友圈里传开了。

后来,为了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李蕤来到了离县城50多公里的石头村进行对口帮扶。石头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36户,李蕤与单位的其他5位同事各对应帮扶6户。经过不懈努力,老乡家的生活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李蕤打心底里高兴。

可是,当她每次看见村里的狗时,依然会忐忑不安。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条条土狗在晒太阳⋯⋯”有时,李蕤一边在乡间小路上前行,一边在心里反复唱着自己改编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用来壮胆,眼睛如手电,不停地前后左右扫射,生怕遇上狗。

在石头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有威风凛凛的田园犬,而且只要有一只狗带头叫起来,村子里其他的狗肯定都会敞开嗓门应和,那尖厉的声音此起彼伏、颇具气势。也有几只领地意识超强的狗狗,总喜欢冲人吼叫,真是叫人防不胜防。外出扶贫时,同事们知道李蕤的软肋,每次都护着她,倒也平安无事。然而,并不是每次扶贫大伙都会一起出动,有时大家也会分别走访各自负责帮扶的农户。

有天,李蕤提着给老乡买的慰问品,走在乡间小路上。路上的风景很美,刚刚转暖的田里,一群鸭子快乐地嬉戏;池塘的荷叶梗上,还有着晶莹透亮的水珠;迎春花顺着山坡开得明媚娇艳……但是,一想到狗,李蕤就无心欣赏了,手里紧紧提着慰问品,手心里早就攥出了汗来。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草丛里突然蹿出一条大黄狗来,只见它龇牙咧嘴、不停叫嚷,狂叫着扑向李蕤。李蕤吓得尖叫了出来,那叫嚷声又引来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一阵狂吠,李蕤几欲哭出声来。正在这时候,一个人影挡在了她的面前,用双手往胸前一叉,雄赳赳气昂昂地喝道:“走开!你这狗,好坏都分不清!”那狗就真的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逃走了。

李蕤这才回过神来看看“救命恩人”,原来正是她负责帮扶的吕大妈。吕大妈看了她腿上的疤痕,放下手头的劳动,硬是陪着她一起走访了剩下的几户贫困户。路上,吕大妈边走边扯着嗓门“骂”着时不时从路边窜出来的狗。这一招可真灵,没有任何一条狗再敢放肆,最多远远地叫几声便偃旗息鼓了。

“总不可能每次都让吕大妈帮忙领路吧,这样不就给他们‘帮倒忙’了吗?”李蕤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又警惕地朝路边草丛看去。

“咦,今天怎么有些奇怪?只闻狗声,不见狗影。”疑惑间,李蕤已到了吕大妈家,只见四处干净整洁,厨房、厕所焕然一新。

这时,大妈一把拉住她的手,说道:“太感谢你们了,你瞧,厨房与厕所已经改建完成了!”

“这都是我们该做的!对了大妈,今天怎么没有看见你家狗呀。”

“今后你不用怕了,我知道你怕狗,所以我今天特地把狗关笼子里了。”

大娘咧开嘴,每条皱纹都洋溢着温润的笑,瞬间为李蕤驱走了冬季里的寒意。

随后,李蕤又转身走向其他帮扶户的家中。身后,吕大娘的声音远远地传来:“小李,记得常来我家玩啊。”

耳畔,狗吠声依然零落起伏。田野里,一畦畦小麦、油菜、香葱、白菜、莴笋长势正旺,而李蕤的脚步,是前所未有的轻快。

(作者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周龙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