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报告总书记|“移”出五土“福”满村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3-08 09:00:20

青山远黛,碧水悠悠。

2月17日上午9点,走进万州区大周镇五土村,只见辽阔的江面上货轮驰行,五彩滨江长廊沿长江蜿蜒铺建,数百亩中山杉蔚然成观,各具特色的木质小院错落有致。

“遇上节日,我们就在日月广场上举办烟火晚会、音乐节,组织文艺表演,将我们的本土文化展现给游客,让游客享受独特地域风情。”漫步其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照畅想着五土村的未来,热情驱散了微凉的江风。

五土村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是三峡移民大村,生产安置2707人,搬迁安置1518人,其中外迁493人。

如今,在三峡后续工作的扶持牵引下,这个三峡移民村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一汪清水

“千载峡江灵秀处,日月流连九天外。一枕银涛听渔歌,总依长虹醉乡怀……”离开五土村村委会向江边行走,彩色滨江长廊映入眼帘,刻在三峡石上的《大周放歌》引人驻足。

对三峡库区来说,要留住绿水青山,做好消落区的生态修复是关键。

三峡重庆库区消落区面积为306.28平方公里,占整个三峡水库消落区的87.93%。消落区土壤贫瘠、落差大,库区蓄水期和枯水期都很长,不栽种植物,水土便会流失。但耐旱植物在丰水期会被淹死,耐水植物在枯水期会被旱死,植物残肢漂入江中,还会污染水体。

依托长江岸线消落带生态保护对口支援项目、五土村沿江绿化后扶项目等三峡后续项目,十里滨江长廊沿线种植了中山杉示范林,如今已达到677亩、5万余株,修复了消落区脆弱的生态。

“中山杉耐旱又耐水,是淹不死的‘树坚强’。”刘照指着环绕五彩滨江长廊的中山杉说。

春季的中山杉树干笔直、粗壮,橘红色的树叶繁茂如霞、不见凋落,树冠处还有些许绿芽。“江水淹上来的时候,只有树冠会露出水面,这片中山杉就会成为‘水中森林’。”刘照笑着说道。

如今,在长江万州段的消落区上,3200多亩的中山杉根系纵横交错,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态屏障,静静守护着一江碧水。

2月17日,市政府印发《重庆市三峡水库消落区管理办法》。这是全国首个对水库消落区管理作出规定的政府规章,将进一步加强三峡水库消落区管理,保护和修复消落区生态环境。

两岸青山夹碧水,如今的库区消落带已变成一条生态带、景观带,引得八方飞鸟游鱼来此嬉戏,也吸引无数游客来此闲游赏景。

依江而生、依江而兴的五土村也化身成长江边的绿色守望者:全村设置了6个保洁岗位,分人包段清理江岸;向村民、游客开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宣传教育;修建污水管网、污水处理池;要求江岸175至180米水位线范围只能修建木质可移动建筑……

70岁的村民史宗福说起近些年村里的变化,兴致高昂,“环境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美好”。

一村亲人

“‘无事酒’容易造成铺张浪费,也给村民的生活带来很大压力。”在刘照看来,村规民约的落实,让共建文明美好家园成为大家的共识。

“有的村民凡事只向‘钱’看,集体意识淡薄,村里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的情况也比较突出。”刘照下决心带领全村上下改变现状。

2019年6月,五土村的村规民约形成,在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艰苦创业方面作出明确细致、通俗易懂的规定。

“杜绝‘无事酒’后,我们结合村民实际,为希望办寿宴的村民提出‘集体过生日’的倡议。”刘照说,“这种方式既热闹又省心,不收礼、不送礼,村民都乐意。”

这些年,为治理好五土村,刘照和其他村干部作出了不少努力。‘集体过生日’只是他们“治理锦囊”中的一个小妙招。

五土村通过加强党建统领,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吸纳优秀人才进村“两委”,优化人才后备干部队伍;将村“两委”干部分片分组推进网格化管理,包组干部每月不少于一次入户了解群众“急难愁盼”;及时公开党务、村务,提高工作透明度……

“当村干部,你管事,群众心里想着你;你不管事,群众只会当你是局外人。”刘照感慨道。为实现高效能治理,村“两委”还通过不定期开展“院落主题日”活动,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如今,五土村已经形成“有事大家议,有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微治理新局面。

一脉相承

2月7日午后,五土村青水莲心艺术农庄旁,一台挖掘机正在修整土地,返乡创业青年郦江渝则在一旁清理碎石。

“我们正在扩充农庄,这是为了以后和学校合作开展艺术研学活动。”郦江渝说,“一方面,让村里的孩子能够获得艺术熏陶;另一方面,为乡村艺术教育尽一份力量。”

郦江渝一直向往在山水环绕的城郊院子进行艺术创作。2021年,梦想照进现实,身为自由绘画师的郦江渝从上海回到万州,在五土村建起一座“艺术小院”。

风铃垂于枝头,纸伞倒悬半空……结合大周镇打造“科教亲子特色小镇”发展思路,郦江渝将小院打造成一个集汉服体验、陶艺泥塑、烧烤篝火、根雕、花艺、拓染等项目于一体的艺术农庄。“青水莲心艺术农庄去年1月开始试营业,目前已实现收支平衡。”郦江渝说。

在五土村,像青水莲心艺术农庄这样的特色小院并不是个例。

在三峡后续项目的带动下,如今的五土村四季皆有景,春游长廊、夏览江景、秋赏杉林、冬品红桔,每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村民或开建民宿,或发展农家乐,全村已建起特色小院29家。

有山有水有文化。五土村村民享受着“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生态福利。“靠着经营农家乐,我们老两口每年也能收入三四万元,日子是越过越好了。”70岁的村民代兴武和妻子将自家庭院改造成“彩虹时光”农家乐后,端稳了“旅游饭碗”。

“事实证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前景广阔。”刘照表示,村里将建立一支文化服务队伍,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

五土村的发展,只是近年来重庆抓好三峡后续工作的一个缩影。2018年至2022年,重庆累计完成三峡后续投资290亿元,实施项目1500余个,库区15个区县地区生产总值由7756亿元增加到11526亿元,增长了近50%。三峡重庆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区更是村村通公路,户户通便道、自来水,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都大幅改善。

“下一步,我们将把三峡后续工作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统筹起来,紧紧围绕‘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三大任务,推动三峡后续工作向纵深发展,让三峡库区的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更美、产业更旺、百姓更富。”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贺兴梅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