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无私奉献吐芬芳——记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的模范”黄长娇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3-08 16:15:17

中央苏区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人民民主政权建设的开创时期,苏区妇女群众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强有力地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1933年11月,毛泽东在《长冈乡调查》中指出:“妇女在革命战争中的伟大力量,在苏区是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在那段充满血与火的峥嵘岁月里,苏区妇女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积极参与革命,她们或是前仆后继,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无私奉献;或是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她们虽为女儿身,却用实际行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突出贡献。

时值“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让我们一起缅怀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的模范”黄长娇的巾帼英雄气概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积极投身革命事业

黄长娇,江西赣县田村镇人。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转战赣南,到了赣县,从小就饱受苦难的黄长娇第一个挺身而出,参加革命,此时她刚满19岁。她革命劲头十足,每天走乡串户,发动群众,工作任劳任怨。

当时,苏区各地提倡妇女剪短发,为了推动这项工作,黄长娇在一次妇女大会上,当场把自己的长发“咔嚓”一声剪掉了。她这一带头,在当地影响很大,没过几天,许多妇女都跟着剪了短发。

1931年,根据黄长娇的工作表现,组织上将她从赣县苏区调往驻地在兴国县的苏区江西省委机关工作,担任苏区江西省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1932年夏天,黄长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底,为了响应中央政府提出的优待红军家属号召,黄长娇到赣县和兴国等县,开展轰轰烈烈的优待红军家属运动。

她发动广大妇女帮助红军家属耕田、干农活、打扫卫生、洗衣服;带领乡村干部把政府救济的食盐和粮食,亲自送到红军家属手中;她和省委机关的工作人员一起参加“优待红军家属礼拜六”活动,一道熬硝盐、打草鞋、开荒种菜。她朴实的工作作风深得政府和群众称赞,被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的李富春夸为“妇女工作的模范”。

无私无畏彰显荣光

1934年,黄长娇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征前夕,时任中央工农监察部委员的黄长娇因怀3个月的身孕,便服从组织安排,留守瑞金坚持游击斗争。由于游击斗争很残酷,黄长娇有过三次被捕坐牢的经历,每一次都游走在生死边缘。

当时,为了“围剿”游击队,敌军蓄意把游击队困死、饿死在山上。为了隐藏,黄长娇改名黄水秀,嫁给瑞金当地农户。隐蔽在瑞金山区的黄长娇,为配合红军游击队做了很多工作,如组织村民送粮、为游击队送情报等。

1935年,孩子出生后黄长娇就背着孩子打游击,和战友们坚持在深山密林中战斗,靠野菜、树叶充饥。一次,在游击队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关头,黄长娇深知带着年幼的儿子会拖累战友们转移,为了保全战友,黄长娇带儿子来到一条岔路口,告诉儿子玩捉迷藏,要他向小路跑去。孩子信以为真,迈开步子用力地跑开。黄长娇则迅速指挥游击队,走向另外一条山路。随后,一阵杂乱的枪声响起,孩子的叫喊声戛然而止。黄长娇磕磕撞撞原路返回,在路边一条小溪畔,寻找到儿子的尸体。为了革命事业,她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儿子。后来人们问起她当年的选择,她说:“我常常会想起自己的儿子,但是,我对我走过的路无怨无悔,我对我选择的信仰至死不渝!”

巾帼不让须眉 柔肩亦担重任

1955年3月,44岁的黄长娇当选为瑞金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63年至1980年,黄长娇先后当选为政协瑞金县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专职副主席,直到70多岁高龄,她依然坚持为党为人民孜孜不倦地忘我工作,为革命发挥余热。

1993年3月,黄长娇在江西瑞金溘然长逝。老人去世前留下遗言:“我死后就葬在瑞金这块红土地上,我的一生都是在这个革命老区里度过,我舍不得离开这块红土地!”

她的一生,有着在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在游击战场上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从她身上,人们看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一位苏区老干部的风采。

像黄长娇这样的女性,在中央苏区还有很多,她们积极参加洗衣队、担架队、运输队等支前组织,有的甚至直接上前线支援红军,尤其是做军鞋送红军,更是传为佳话。为了筹集经费支援红军,苏区妇女省吃俭用踊跃购买公债,不少妇女还把到期的公债券、借谷票退还给政府。许多妇女还把陪嫁的首饰卖掉,甚至将自己的秀发剪下换取现金交给红军。她们为了革命胜利倾其所有,为革命信仰作出了巨大牺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基因。

编辑:刘桂池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