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安永专栏|再游白帝城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3-10 11:42:11周末,友人来到奉节,便提出先去旅游白帝城,然后再去三峡之巅、天坑地缝、旱夔门。游完白帝城后,友人竖起大拇指称赞:白帝城,不仅驰名中外,更是奉节旅游热土上一朵璀璨的奇葩。
我们从新县城出发,搭上开往白帝城的专车,半个时辰就到达了目的地。
转过一个山丘,一条长廊横亘在我们眼前。导游告诉我们,这条长廊叫“风雨廊桥”。但在我们眼里,与其说是长廊,倒不如说是架在长江支流——草堂河上的一座桥。这条被称作草堂的小河,是从我家门前流到这儿来的,我们这里的人管它叫母亲河。那年月我们在县城读书的那段美好时光一下子浮现在眼前:常常约上几个同伴于夏日的傍晚到这里来游泳,这里的水绿如碧玉,深不可测,与长江里的水相比,清得多,静得多。偶尔在游泳的时候,一艘轮船从不远处经过,掀起一阵阵波浪,我们静静地躺在水面,随波逐流,惬意极了。冬日,长江的水退了,便留下厚厚的淤泥,凸显一道道退水的印痕。
如今,这桥下是深不可测的碧潭,要不是导游讲解,我真不敢相信,这里就是曾经的草堂河!
过了长廊,我们没有及时去登白帝城,而是先去游览古象馆和古炮台。
来到夔门的入口处,放眼望去,重峦叠嶂,碧波万顷;偶尔,一艘飞艇在江面上划出一道长长的水痕,一条巨大的白色浪花尾巴被拖在飞艇后面,两岸的鸟被惊飞,在丽日晴空里,飞成了春日灵动的风景。远山逐渐靠近,依水的山林,似挽着手的姐妹,山水一色,钟灵毓秀,在春风中,裙袂摇曳,活色生香。
这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呀!
从夔门返回,沿着石梯而上,没走几步,白帝庙便突兀地展现在眼前。
走过去,仔细品味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霎时,脑海里浮现当年白帝城耸入云端,傲视长江的样子。从“两岸猿声啼不住”这句诗里可以想知太白在白帝城的那段时光。那时,猿猴们一定是在悬崖绝壁之上,腾挪跳跃,嬉戏打斗,好不快活。
来到杜甫的塑像前,友人顿生缅怀之情。杜甫寓居夔州不到两年时间,创作的400余首夔州诗,占现存杜甫诗(1400余首)近三分之一的诗篇,形成杜甫晚年诗歌创作和艺术成就的高峰。杜甫在夔州九月重阳节登高时写的《登高》一诗,是夔州诗的经典之作。他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愁浊酒杯。”这首诗中既有对夔州雄奇山水的描绘,又有慷慨激昂的高远意境,被后人誉为“古今七律之冠”。其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作为千古流传名句,常被人们引用说明:自然和社会新陈代谢的发展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在以往,或是秋末、初冬,长江里的水消退了大半,河床上裸露出大片大片的白沙,人们踩着这软绵绵的沙粒走很长一段路,才能来到白帝山脚下,然后沿着“之”字形道路盘旋而上,听山风呼啸,看黄叶飘落。可惜,这番景色,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经沉入江底。
和友人下山,来到一平坝处,发现有几副滑竿在路边静静地放着。于是乎,我想起了以前登山时看到的情景:时不时从身边走过两个抬滑竿的,他们踩着节奏,喊着号子,洒着汗水,“嘎吱”“嘎吱”地小跑在这陡而窄的石径之上,就像这山与水的交响乐中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眼前的这些滑竿,和以前的装饰相比漂亮极了。出于好奇,我叫了几声“滑竿”,抬“滑竿”的师傅便急速来到我们面前。为了让友人感受坐“滑竿”的滋味,我特地雇了一副“滑竿”让友人坐坐。友人被颤悠颤悠地兜了几个圈子,笑得前俯后仰。
踏上归途时,友人由衷地发出感慨:“真是难得见到这么不加雕饰的自然美景,难怪白帝城驰名中外,我这才找到真正的答案。”
我没吭声,回头看了一眼被浩瀚江水围成一个孤岛的白帝城。
编辑:许幼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