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官秀镇专栏|有感于古人为官“三字箴言”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3-15 11:37:07

近翻史书,有一古人为官“三字箴言”吸住了我的眼球,其说,“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这是南宋中书舍人吕本中所著《官箴》一书中开宗明义之言。

顾名思义,“清、慎、勤”三字并不难理解。“清”即从政为官须清正廉洁,“慎”即为人须谦虚谨慎,“勤”即做事须勤勉尽责。尽管其含义、道理明白浅显,但笔者读后仍思绪翻滚,感触良多。

首先,我想到了我国官场政治文化的源远流长。政治文化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态度、信仰、情感和价值的总体倾向。“官箴”是从政之警戒,为官之箴言。说白了,就是论说如何做官,做一个好官,做称职的官,做为民造福,人民拥戴的官。毋庸置疑,“官箴”是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官场政治文化建设的一个载体。

南宋吕本中所书“三字箴言”,至今已有700多年。史料记载,官箴文化的兴起远在南宋之前的西周,甚至商朝就开始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虞人之箴》便是见证。据史料显示,自古流传至今的为官箴文近300篇,官箴书达100多部。可见,我国自古以来的为官者对官箴文化建设都十分看重。

其次,我感佩古人的政治智慧,言简意赅的“三字官箴”,道出了如何为官的真谛。如何为官,这是历朝历代躲不开的一个政治课题。但在各朝各代众多的官箴文化中,最让我感佩的还是南宋吕本中的“三字官箴”。翻开史书,官箴文化如恒河沙数,名目繁多,但大多都是在某一方面对为官为人的规劝和诫勉,如“廉者,政之本也”,“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俭养廉,勤补拙”,“公生明,廉生威”等等,而像吕本中既全面又深刻的“三字箴言”话为官的却难得一见。正因如此,这一箴言被世人称之“为官第一箴言”,说其“清、慎、勤三字为当官之法,其言千古不可易”。当然,吕本中的“为官三字箴言”被世人推崇,不仅限于此,更主要的是这“三字箴言”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从“清”者,官之本,“慎”者,官之要,“勤”者,官之基,诠释了如何为官,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官。

因此,春秋战国始,就有许多政治家心仪它的不朽内涵,如西晋时,晋武帝司马炎对臣下语重心长地说:“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明人《功过格辑要》曰:“操持不外‘清、慎、勤’三字。清者大节,慎者无误,勤则能理,舍此三言,其亦何能为政哉?”清朝康熙皇帝用此三字训示百官,并将其作为考核官吏的标准。还有当政者刻石赐内外诸臣,有的还书为匾额高悬官衙大堂之上。由此可见,“清、慎、勤”三字所涵盖的为官之道,自古以来便被众人所推崇。

再次,有感于“三字官箴”对当今为官者不无借鉴作用。如今的“官”应是人民勤务员。为人民服务,为百姓谋幸福,是现今为官者本职。如何为官,如何当一个现今百姓拥戴的“官”?无疑,“清、慎、勤”应是一个优秀的答案。

清者,清廉也。 自古至今,百姓对“官”的第一企盼就是清廉。因为一个“官”,有了“清”才能秉公用权;有了“清”,才可以淡泊之心克内心非分之欲望;有了“清”,才有“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有了“清”,才会保持“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的定力。一句话,有了“清”,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翻涌的今天,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本色。

慎者,谨慎也。作为官者,应有谨慎之心。慎初、慎独、慎微、慎终。慎初,即守住第一道关口、卡住第一道防线、挡住第一次诱惑,谨防“湿第一脚”。慎独,即严于律己,坚持思想防线不松、道德防线不破、法纪防线不越。慎微,即慎小事、拘小节,蝇头小利不沾,个人小利不张,交往小节不随意,工作小过不轻视。慎终,就是做事要善始善终。除此之外,还要缜密思考,三思而行,慎重决策。总之,谨慎才能拒毫末之错于千里之外。

勤者,勤勉也。勤政务实,是为官之基、执政之魂。古语云:“凡事,勤则成,怠则废。”天道酬勤,作为官者,应做到“五勤”:脑勤、眼勤、耳勤、腿勤、手勤。脑勤就会多思多智,眼勤就会多看,耳勤就会博闻,腿勤就会多动,手勤就会多成。只有谋事干事勤奋,“俯首甘为孺子牛”,才能真正担负起官者的责任与使命,成就事业,造福百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清、慎、勤”为官箴言,涵盖了为官之德,为官之道,为官之术,是古代贤哲的政治智慧,也是古人留给今人的精神财富。若我们拿来作为今天领导干部的思想涵养,工作涵养,并躬身笃行,我想这样的干部定会深受百姓拥戴,这样的干部定能为政一地,造福一方。


编辑:龙宣辰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