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陈德琴专栏丨对河西走廊的真情书写

——读杨献平《黄沙飞雪——河西走廊之书》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3-17 10:57:51

杨献平先生在《黄沙飞雪——河西走廊之书》中详细描述了河西走廊里的历史硝烟和陆上丝绸之路的风物人情,可谓为河西走廊专门立传的一部史书巨著。作者对那些发生在河西走廊间中原与西域之间的争夺以及爱恨情仇,厘清得清清楚楚,是我迄今为止读过的关于河西走廊或陆上丝绸之路方面最具历史可靠性的书籍。特别是书中对西域少数民族、重要城镇、关隘以及它们与中原朝廷历史过往的讲述,皆脉络清晰,有据可查。那么久远的历史,那么古老的民族,能够准确无误地书写,实在是胸有丘壑。而对张骞、李陵、苏武、杨广、汉武帝刘彻等著名历史人物,作者更是真心真情地书写。所谓真,即真实,史学家的根本操守;情,即作者对书写对象的感情。

但我以为,这本书又不能宽泛地归属于历史书籍。我认为它应属于历史散文集,因为它既有历史的厚重性,又有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尤其是基于当前自然生态乃至人文环境的发现和思考,既是严谨求证的,又是文学艺术的”。

the-hexi-corridor-2713431__340.jpg

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我认为当属前面的人物部分和后面的人文部分。作者书写历史人物,不是简单直接地陈述他的生平、性格、事迹,而是书写他的生命历程,包括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当政经历等。如此,我们对历史人物的了解便更加立体、更加全面。

以比如隋炀帝杨广。世人对他的评判,多认为其荒淫无度、横征暴敛、大兴土木。除此之外,他还下令开凿大运河,“以人力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打破黄河和长江两个文明界限”;他开设科举制、发展教育和文学艺术……

640.jpg

而褪去隋炀帝这一身份的杨广,那个带有人性温度和人格性情的杨广又是怎样的呢?作者从他的祖辈杨忠、父辈杨坚写起,写他的家庭背景如何影响他形成猜忌多疑、偏信固执的性格,致使他用伪装的节俭和忠诚成功谋取了太子位;与此同时,他也足智多谋、骁勇善战,有着开疆拓土的勃勃雄心,他带领将士亲自巡视西域,一方面为了击败吐谷浑,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畅通向西的贸易之路,努力把边疆拓展得更远一些。

杨献平先生这些带有文学性的传记书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活的、日常的、有性情的隋炀帝,而不是世人口中不可一世的暴君,正如后世唐太宗李世民评说:“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这样的隋炀帝才是真正的杨广。作者用非凡的笔力既讲述历史事件,又以文学的可读性还原真实的历史人物,读来趣味盎然。

后面部分,《西边的关隘:嘉峪关与魏晋地下墓》《玉门和玉门关》《无尽的敦煌》等篇目,更是写得沧桑厚重、意兴阑珊。魏晋地下墓的门楼、彩绘、砖画、葬品等,作者皆写得细致入微,让读者对神秘西域充满了的向往。

敦煌是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上绕不过的一个举世瞩目的重要城镇,亦可以说是古丝绸之路的代名词。当然,这得益于辉煌灿烂的莫高窟。每一个去过莫高窟又对西域风情有所了解的人,莫不对其艺术的瑰丽充满敬畏和赞誉,作者亦然:“仰望之间,无端地眼泪横流,怎么都止不住。”所以,作者认为,敦煌是无尽的,是“横亘在世界文明中心的一座殿堂”,正如《汉书》所言:“敦,大也。煌,盛也。1127652174_16261894093761n.jpg

关于《沙漠飞雪——河西走廊之书》,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国文学批评》副主编、文学批评家王兆胜先生的评论是对其最好的概括:“杨献平散文带着几许苍凉与通达,以历史经纬与心灵感知,探入中国西部特别是河西走廊的纵深处,发现文化、生命、人生、人性的甘泉。在这里,地域文化虽远,但与本土文化根脉相连,并折射出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经及深沉的历史回声。”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交通运输局)


编辑:陈一豪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