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报告总书记|唱出《江姐》川剧味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3-20 08:52:16

3月1日晚上7点30分,北京梅兰芳大剧院。

“啪——”舞台上一束白光打出,和着浓浓雾气,恰如清晨的江韵。

“嘿哟、嘿哟,长江流水长又长,波浪滚滚向远方……”伴随着嘹亮的川江船工号子,几位纤夫弓着身子,将货物一步步背至朝天门码头。

这是川剧《江姐》的第一幕。

独具地域特色的表演,瞬间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观众的目光。长达两个小时的演出,让人意犹未尽。“实在是太精彩了。当《红梅赞》在耳边响起时,我已潸然泪下。”有年轻观众感叹道。

川剧为何能走出川渝地界,还能吸引大量年轻人为其“买单”?

在重庆市川剧院副院长徐超看来,这是红色经典的价值与传统戏曲的魅力两者共同加持的结果,“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川剧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时,文化自信也就有了更广阔的土壤和更持久的生命力”。

让《江姐》“本味回归”

2022年9月15日,一则好消息从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传来——川剧《江姐》斩获被喻为“中国舞台艺术天花板”的文华大奖。

刹那间,不仅在闭幕式现场,远在千里之外的重庆市川剧院,也接连响起阵阵热烈的欢呼声。大家相互拥抱,用肢体语言表达着祝贺。这是重庆市文艺界继川剧《金子》之后,阔别22年重获该项大奖。

从《金子》到《江姐》,不仅是剧目的改变,也印证着近年来重庆川剧的发展历程:从“高原”到“高峰”。

生旦净末丑,昆高胡弹灯,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古老的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她浓缩了千年蜀地文化内涵,表演真实细腻,幽默风趣,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较高的文学价值,曾一度是西南地区人们茶余饭后、节庆婚嫁的必备节目,深受戏迷喜爱。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川剧逐渐被贴上“题材老旧”“表演老套”等标签,不少年轻人提起川剧便直呼“不感兴趣”。2006年5月20日,川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观众人数急剧下降、演出不断减少,不少人觉得这是一门没落的艺术。”在重庆市川剧院工作20余年的聂炜伟目睹了这个过程。

但在重庆川剧人的眼里,川剧不应该,也不能是关在盒子里的非遗,如何“破圈”前行,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成为众人思考的命题。

重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巴蔓子“刎首留城、忠信两全”的英雄之举;在风云激荡的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更是涌现出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不折不挠、宁死不屈的动人事迹……“何不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资源,用本土艺术形式演绎本土人文精神?”面对丰富的文化资源,重庆川剧人动了心思。

基于这样的创作背景,2018年,重庆市川剧院以川剧形式将《江姐》搬上舞台。

《江姐》取材于小说《红岩》,其故事曾被改编为歌剧、京剧、黄梅戏等多种形式。在重庆川剧人眼中,这次采用川剧的形式来演绎,可以称得上是“本味回归”。

让观众在共情中仰望“江姐”

“要想让红色经典被今天的观众所理解,必须赋予作品时代特色。比如塑造一个内心情感丰富的江姐,让观众对英雄不仅仅是仰望,更要与之共情。”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三度梅获得者沈铁梅称。

但人物塑造却让不少川剧青年演员犯了难。

江姐B角扮演者、“90后”青年演员周露就是其中之一。尽管有着三四年的表演经验,但在最初接触到《江姐》的剧本时,她还是有些不知所措。

“我不是那个年代的人,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些事,很难同角色共情。”周露苦笑着补充道,“当时我感觉大脑一片空白,甚至连手该往哪里放都不知道。”

相较于传统剧,现代剧更接近现实生活,如何把握表演的度,考验着每一位出演者。于是,周露一边学习那段历史,一边观察沈铁梅的表演方式,并在一次次的演绎中将其变为自己的东西。

2022年8月的山城,高温疫情交织。为了不影响剧目的呈现,100余名川剧演员背着铺盖卷,把家搬到了重庆市川剧院。

“每天我们早上眼睛一睁,洗把脸就开始排练,一直排练到晚上10点、11点。”高强度的训练曾让周露有些吃不消,一度恶心想吐。

但周露还是觉得那是一段让人难忘且温暖的记忆,“剧目演出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既要表现人物又要控制时长,所以每个动作、每个眼神都要反复打磨”。

集中创排40余天、近600个小时,《江姐》的内容也逐渐变得丰富起来:江姐受刑时,手上加戴了竹夹板,配合着打击乐和锣鼓,场面更显震撼;在绣红旗时,整个舞台变成一面巨大的红旗,演员通过舞动黄绸带来回穿插,最终形成一个五角星,写意又大气。

截至目前,《江姐》已累计演出110余场,近2000万人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观看过该剧。

让年轻人与川剧共舞

2月20日下午1点30分,重庆市川剧院。

几声高亢的唱腔打破了午后的沉寂。3楼的练功房内热闹非凡,十几张还稍显稚嫩的面孔正围绕在表演艺术家周应伟身边,学习戏曲表演技巧。

“人才的缺乏是川剧保护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徐超称。

成年人生活节奏快,要让他们静下心来学习了解川剧难度较大。为此,重庆市川剧院决定从娃娃抓起。2014年,重庆市川剧院与重庆市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开展合作,开设川剧艺术专业,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通过考核后将定向到重庆市川剧院就业。

主攻花旦、奴旦和武旦的川剧演员万玥含今年19岁,但已经学习川剧9年了。

“来到这里之前,我同川剧的接触并不多,只是爷爷奶奶偶尔会听听。”万玥含称。尽管如此,但“咿咿呀呀”的唱腔、夸张的表演方式还是让她对川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得知重庆市川剧院推出了相关培养模式后,万玥含毫不犹豫地报名参与,成为川剧艺术专业第一届学生,而她的同学也几乎全是年龄不超过10岁的孩童。

在学校,学生们早上7点就要起床“练功”,晚上8点30分才结束一天的专业课。即便是毕业后,这样的学习习惯仍被保留了下来。

“戏曲演员‘唱念做打’缺一不可,所以每天上午重庆市川剧院都会安排我们进行基本功训练。”万玥含说因为自己是武行演员,每天“把子功”(戏曲演员武打技术的基本功)的训练必不可少,“虽然很辛苦,但感觉每一天过得都很充实”。

“现在重庆市川剧院的年轻演员很多,包括乐队、舞美都是以年轻人为主。”徐超称,“有新鲜的血液,我们才能看到发展的希望。”

此外,重庆市川剧院还邀请了老艺术家前来教学,刘树德、邓洪昌等老戏骨都曾出现在这里。

“目前,我们正在创作新剧目《巴蔓子》,用川剧的艺术语言描绘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的恢宏气象。”徐超说,“我们将继续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让川剧这张重庆文化名片更加光彩夺目。”

编辑:许幼飞 龙宣辰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