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马庆民专栏|田亩耕春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3-26 12:43:02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宋代诗人范成大这首诗,描写的是农村春季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整首诗充满着淡淡的生活气息,美得让人心醉。不禁让人感叹: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然而在我记忆里,春日里,故乡的农家是没有闲人闲事的,往往都是大人小孩齐上阵,起早贪黑,播种施肥,乡村田野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正所谓农月无闲人,躬耕不负春。

我的老家在河北南部的平原地区,祖祖辈辈在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上繁衍生息,忠实守望。从小跟着父母下地干活,我懂得那份艰辛,更懂得了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

我的父母一生亲侍农事,躬耕田亩。耕种,耙地,割麦,打谷……所有的农活,父亲总按排得井井有条,干起来得心应手;惊蛰,谷雨,芒种,霜降……所有的节气,母亲总成竹在胸,游刃有余。

吃杂粮喝米粥的父母,从来不知道赋闲和偷懒。每年忙月,父亲总在五更的鸡鸣声中披衣而起,匆忙下地。等别人家升起缕缕炊烟时,父亲已耕了一垧地了;母亲,则要挑水浇菜,洗衣做饭,铡草喂猪……父母的身影,总在田垄地畦间浮现。他们的脚步,也总是一遍遍走过故乡的大路小路,沟沟坎坎。

没读过什么书的父母,只懂得“种豆南山下”,却没有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看月光洒遍田野,酝酿出“带月荷锄归”醇美意境,和如此富有诗意的情调气氛。

他们勤劳节俭,善良朴实,家里的农具,总是修了又修;那些破烂的衣衫,常常补了又补。滑下架子车的每一支麦穗,筛簸在外的每一粒小米,他们都会悉心捡起;霉烂出窖的每一颗红薯,虫吃鸟啄的每一片菜叶,都舍不得丢弃,认真拾掇……

这就是我的父母,平凡如一抔黄土,却又坚韧如一粒种子。他们身无所长,只会在那片土地上用勤劳的汗水,浇灌出一次又一次的收获,用庄稼般的守护,撑起我的生命,目送着我的远行。

然而走的越远,我越是怀念那个清幽素朴的乡村,那里有宁静的远山,有潺潺的流水,有葳蕤的花木,有清脆的鸟鸣;那个乡村,有王维的辋川别墅,有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陆游的山西村……曾无数次幻想,等退休了就卷铺盖回家,在那简陋的茅屋前面,栽花种菜,饮茶读书。不去艳羡人间的任何富贵,我只愿躬耕田亩,遥望南山。

但现实不光有远方的“一亩三分田”,还有眼前的生活和事业。就在去年,因为没能顺利晋职,我便背上了重重的心理包袱,一时间觉得上天不公,一度牢骚抱怨不断,精神颓废。母亲得知后,要求我休假回家陪她几天。年迈的母亲又带我下地去干活,顶着烈烈炎日,母亲对我说:“你流了多少汗,其实太阳和黄土都是看得见的,要想收成好,不需要想那么多,只需要埋头耕耘就够了。”母亲不懂什么大道理,但这席话,让我无地自容,也豁然开朗。原来很多烦恼,不是我做得太多,而是我想得太多。

原来,不管是脚下的田亩,还是心里的田亩,要想有收成,都需要默默躬耕,也唯有默默躬耕,才可以不负春天,不负生命。

(作者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王耀东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