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盛花专栏|于心向阳处种花养草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3-26 13:08:41“种花和教书是一样的道理,每一棵花草都是有生命的,善待它们就会得到满园芳香……”好友坐在小花园的藤椅上,一面修剪绣球花,一面低眉浅笑着轻声细语,几片蔫了的花瓣从她的指缝飘下,剩下的花便都显得精神起来。有那么一瞬,我有一丝恍惚。
我认识华整整18年。18年前,那时候我们都年轻,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都对教育充满了热情与激情。清晰记得那个烟雨迷蒙的九月,我们在新建的学校中相遇,在相同的年级、相同的学科任教。一声“你好”,我们便算是认识了。不曾想,这一声浅浅的招呼,便拉开了我与她之间友谊的长跑。
工作之余,我喜欢独处,喜欢花花草草虫虫鸟鸟,喜欢在文字中寻找心灵寄托;华做事认真且喜欢与人沟通交流,教学中遇见任何问题都一定要探个究竟,单单为一个笔画也能缠着我说个半天。慢慢地,我们熟悉起来,我粗线条她细腻,她喜欢说我善于听,加上对教育事业共同的执着,我们性格互补倒也相处得很融洽。
我们都是中师生,虽然都有本科后学历,可心中一直有一个无法弥补的大学梦的遗憾。清晰记得2005年5月,我们在成都一所大学参加培训,听了魏书生老师的报告。当天傍晚,别人忙着去逛街大购特购,我俩则背靠背坐在学校操场上,聊了很多很多:从工作到生活,从选择当教师的原因到班上的学生,从在山村小学的第一课到站上小城的讲台……时间也从夕阳全部隐退到星子布满天空,从草地干燥到沾染露珠……
“我回去也要坚持写教学日记,等以后,我也会成为名师。”华说道。
当她转过身,看着我坚定地说出这话时,我听见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回答:“我也要坚持!”
我不知道她坚持写了多久教学日记,但我看见了她的进步,她应该也能感受到我的变化。
我上课时,教室后面经常会有她偷听的身影;她参加赛课,我与她一起做课件做到天明;一有空闲,我们就一起练教师基本功——习字、画简笔画、制作PPT……教书育人的日子很累也很快乐,与学生打交道的日子很忙也很简单。我们一起付出一起收获,一起笑一起闹。有人不止一次给我说:“办公室里只有竞争对手而无真正的朋友。”我都只是笑笑不做任何回答。
后来,她工作调动,成了市级讲台的一名教师,我在原地留守。距离远了,联系少了,彼此那份牵挂却依然缠绕心头,解不开、冲不淡、忘不了。共同报喜不报忧的性格,导致我不给她说自己工作上的不如意,她也不给我说到一个新环境打拼的艰辛。一个不说,另一个也不问,只是通过社交软件的只言片语收集着彼此的信息。环境变了,初心不改,偶尔参加全市教育教学活动的见面,变得格外难得与亲切。
周末到市里出差,处理完工作后走出酒店,在有些反常的冷风中,面对陌生的街头、陌生的人群,那一刻,我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与孤独,只想找个地方坐一坐。摸出手机,一丝犹豫后拨通那个几年没有拨打却依然记得非常清晰的号码。电话那头的声音平和中有一丝惊喜:“你在哪儿?马上过来,我去接你。”
一跨进华的家门,我的眼神立即被黏住了。不曾想,在湖畔林立的高楼间,竟然藏着这么一片安静的花花草草的天地。书桌上、窗台上、沙发上,到处都摆放着绿植。小巧的瓶子中,或一株绿萝、或一棵多肉、或一棵我叫不出名的草,清新而可爱。更有一株绿萝从窗台出发,婀娜地穿过书房、客厅,一直爬到了卧室,绿意就那样流淌了几间屋子。客厅后面是一座小花园,假山上水流潺潺。黄果兰开得正好,幽香扑鼻;蓝色、红色的绣球花一嘟噜一嘟噜招招摇摇;四季海棠红得耀眼……最吸引眼球的是那一排排多肉,情人的眼泪、参宿、勃朗峰、冰雪女王、达摩宝珠、阿曼达、白檀……许多我根本叫不出名来,粗略估计有近百种吧。华如数家珍,轻声说着每盆花的故事,眉眼间那份柔和一如母亲向别人介绍让自己骄傲的孩子。
种花和教书一样,久了就有了感情,学生让人永葆青春充满活力,花花草草则让人能在喧嚣中求得一份宁静。
“我的就是你的,看上什么都可以带走。”华的眼神真诚得不含一点杂质。
我却犹豫了:“我连自己都养不好,哪还敢养花?”
“放心,你怎样对待学生就怎样对待它们,它们会给你惊喜的。”华把几盆多肉、铜钱草、绿萝打包,硬塞进我手中。
该离开了,转身,一缕阳光翻过围墙,洒在小花园的花花草草上,也洒在华的头顶上。桌上翻开的教材上,有了阳光的影儿在晃动。
我不由发出感叹:在心中向阳的地方种花养草,真好!
(作者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