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陈劲专栏|家乡的孝子河

作者:陈劲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3-29 10:55:43

家乡渝南山水之城、孝善之地万盛,境内孝子河原名水潨溪,又名平滩河,是长江的三级支流,发源于南川区兴隆镇,流经万盛境内,流到万盛温塘下面大沙坝出境汇入蒲河。

孝子河被誉为母亲河,得名于众人传颂的孝子故事。“孝子”的传说有二:

一说是傅孝子。据已故90岁老人张光权回忆,他幼年时听祖父讲,万盛芋头坝有个傅裁缝,奉母至孝。有一年大旱,饿死了不少人,傅裁缝的老母年迈体弱,奄奄待毙,想吃肉。天旱年辰,米尚难得,哪有肉?在老母亲的不断呻吟声中,傅裁缝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熟奉母获生。此事感动天庭,因而普降喜雨。为纪念其人其事,人们遂将“平滩河”更名“孝子河”。

一说是周孝子。万盛场河对岸芭蕉湾有个周孝子,家贫卖力求生侍奉老母。每日涉水过河,在上场周家坝码头背运煤、焦、矾土为生。找一顿吃一顿,家无隔夜之粮。有一天,山洪暴发,平滩桥被淹没,周孝子念母心切,不畏险阻,头顶米袋泅水过河,被激流狂浪冲出数里之外,幸得生还。人们认为老天有眼,因其孝母而得善报,从此呼“平滩河”为“孝子河”。

关于孝子河的得名,官方史料采信周孝子之说。据《南川县志》载:“此水发源名水潈溪,至万盛场西南始名孝子河。相传昔有周孝子,佣力求食,母再醮(再嫁)而贫,仍待孝子奉养。每得米,必徒涉此河以馈。一日水盛涨,孝子念母切,仍乱流以往,被水卷去数里,竟得生,人皆以为纯孝之报,故以名河。”

周孝子之孝行应是天长日久和家喻户晓的,这成为众人传颂的民意和舆论基础,也让后来周孝子“念母切,仍乱流以往”的行动成为必然。人们认为是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于是把这条河改名为“孝子河”。

一个连名字都没留下的下力汉,竟然凭自己朴实的孝行,让一条河更名“孝子河”,这在非常重视忠孝观的古代,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中华民族“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即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而关于敬老、养老的专门史料记载则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

undefined

有艺术家创作了《清清孝子河》歌曲,以歌的意味和旋律赞美了万盛孝子河和万盛这块“孝善之地”。歌中唱道:“清清孝子河,悠悠穿城过,流淌着春夏秋冬,流淌着古老传说;清清孝子河,美丽母亲河,你为我们送来心中的歌。”

孝子河两岸植被苍翠、修竹成林、风景优美、水秀鱼鲜,已成万盛人诗意远方、咫尺田园、尽享美好之地。一年四季,孝子河流水潺潺,绿树葱茏,五颜六色的小野花点缀在河岸上的微型花园里,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多姿,在明媚的阳光里格外耀眼。目光所及处,有坐在河畔垂钓的中年人,有拿着专业设备拍照的摄影师,有脸上洋溢着青春自信的年轻人。周孝子的故事,已深深镌刻在万盛人骨子里,随波涛荡漾的孝子河日夜流淌……

(作者系万盛经开区档案馆副馆长)


编辑:汪茂盛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