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 调研作风无小事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3-30 16:17:42

调研作风无小事,一枝一节皆连党心民心。

调研作风好,是基层百姓的福祉;调研作风败坏,是基层沉重的负担和致命的灾害。因此,要谨防调研变异、变味。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确指出,要严明工作纪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增加基层负担;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作秀式、盆景式和蜻蜓点水式调研,防止走过场、不深入。无疑,这是在为调研立下铁规矩、划出硬杠杠。

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群众看干部,关键看身边干部的作风。2012年12月4日,中央八项规定开始实施。简明扼要的八条,每一条都直击陈弊陋习,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改进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不仅是干部的看家本领和基本功,还是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调研作风这面镜子,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展现坚持实事求是的崇高风范和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力度和决心。把严的基调贯穿调查研究始终,轻车简从,厉行节约,不搞层层陪同,绝不逾越中央八项规定的铁规矩、硬杠杠。

不给基层增加负担。在调研中,干部抱着参观学习心态,奔着那些出典型经验的单位和部门去,就会出现扎堆调研、多头调研等问题,基层单位往往疲于应付。调研应直奔问题去,多到那些困难多、矛盾突出、群众反映意见集中、工作不易打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开展调研,为的是切实解决本部门本单位本领域中长期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把握新生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本质,而不是哪里出了名、得到上级肯定去哪里。

用好执纪问责利器。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要确保调研不变异、不变味,“身入”更“深入”,监督执纪问责的利器不可或缺。问责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提高干部破解难题的履职能力,以优良作风保障开好局起好步。要提高问责的精准性、科学性、规范性,深入研判“该不该问责、谁该被问责、如何问责”等问题,确保问准对象,处理精准规范。对借调研之机公款旅游的决不纵容姑息,依规依纪严肃问责,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问责一起,形成“问责一人、震慑一片”的效果。

编辑:池莲莲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