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郝安专栏|清明赏读: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者:郝安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4-05 00:00:00

undefined

  

在万物生长的仲春与暮春之交,又开始新一轮回归年运动的太阳,从春分点0度出发,正点到达第一站,驻足梨花落后的清明。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生命的又一轮回开始了。年复一年,二十四节气排行第五的清明节气,硬是被过成了节日,装扮着芸芸众生粗茶淡饭的烟火日子。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这是太阳到达黄经15度,告诉我们天况、气象、物候的节气清明。

——慎终追远,扫墓感恩,踏青植树。这是叫我们一步一回头,祭祀缅怀的节日清明。

在日月运行、物候变幻间,一草一木、一石一鸟,演绎出自然的变化规律,蕴含着简朴而博大的阴阳辩证哲学。

清明一候桐始华。今始华者,乃白桐耳。这是风以动之的第一动,其开也烂漫,其落也缤纷,既为春之盛景,也预示春事阑珊。代表欣悲俱集、盈虚有数的双重性质。

清明二候田鼠化为鴽。阳春三月,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果然,至阴之物田鼠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至阳之物鹌鸟。原来,每一种生命在不同的时序里都有各自的归属。

清明三候虹始见。春日迟迟,卉木萋萋;时在中春,阳和方起。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焉。自此雨后的天空,便常常可以见到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虹了。

节气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和这“三候”的不同变化;节日是包含着一定风尚和某种纪念意义的民俗文化。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双重身份让清明有着异常风景、独特意义和别样情怀。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节气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节日清明。

乍暖还轻冷,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这时候,逶迤的乡间小路,来来往往,便有了络绎的三五成群或形单影只。雨是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雨,人是愁肠百结、肝魂欲断的趱行人。

轻雾弥漫中,草铺横野六七里,一牛一笛一牧童。骑在牛背上的放牛娃抬手向远处一指,阴郁沉闷的气氛便添了些欢快乐趣。

如盖浓深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簇簇杏花深处掩映酒店高高挑起的幌子,更在羁旅的愁苦心头唤起了些许暖意。

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神州南北、华夏东西这幕旷日积晷,延续了上千年的场景,被唐朝文学史的最后一抹晚霞,人称“小杜”的杜牧口占一首七绝,也经久不衰,传诵了一千多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绝圣手的这首七言诗,矩周规值、严谨工整。凡二十八字,一个生僻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也丝毫没有掩藏情绪,从头至尾自如通透、明白如话;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毫无经营造作之嫌,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一切好的诗文,总须立在纸上。杜牧笔墨横姿,运用典型的起承转合手法,娓娓道出,次第写来,把每一句都描成了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意境深远,寂寞空旷,让“清明”立在了纸上。

“雨纷纷”,交代时节情景;“欲断魂”,人物出场。纷纷既是春雨的意境,也指行路人的心情。一个欲字,怀念逝者的伤感呼之或出。何处沽得一壶酒,碑前洒上祭先人。“借问”笔锋一转,紧逼出“牧童遥指”结句,前后互文见意,杏帘在望,令人神往。

一句一句读过来,一幅一幅看过去,迷茫中透出明晰,忧伤中闪跃乐趣,曲折中展露期望。其妙就妙在,有雨,不大不小;有人,不多不少;有忧,不轻不重;有酒,不远不近。四句诗行,四幅水墨,清明的景致、风俗、亲情、哀思跃然纸上,一曲三折又流畅自若,汇聚成了一个活灵活现,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双重清明。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诗家完成了他的使命,把人引向了一个远比诗篇本身更广阔的境界,清明诗也就当之无愧成为了清明节的千古绝唱。

也正因此,它成为中国诗歌史上被变体最多的一首诗,也可以说是一首被玩坏了的诗。千百年来,总有好事者或删或缩,或改或编,以致形成了另一道颇为壮观的文学风景线。

有人说头两个字是废话,可删,于是七言变成了五言;有人说前边俩字还是多余,可去,于是五言又变成了三言;有人还嫌累赘,再减,最后好端端的七言只剩下“雨,魂。有,村”四字了。相传东坡居士也掺合过,不过苏轼是挪标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挪来挪去,唐诗挪成了宋词。

这固然是文字游戏,甚而有恶搞的成分。但也反证,汉语诗歌的修辞意味要远大于语法意味。因为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从语法角度看是累赘,殊不知废话其实不废,有时看似重复多余,其实是营造了最高的形象思维意境。

就像清明,这个唯一用形容词来定义的自然节气,兼收并蓄,融汇了自然风光与人文风俗,包括寒食节的禁火、冷食、祭扫,上巳节的踏青、郊游、饮宴于一体,最终转身演化成了一个哀乐并存、况味复杂,天人合一、意蕴深远的传统节日。

undefined

undefined

编辑:李序 熊冬梅 全丽 熊燕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