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蛙鸣一听起乡愁
作者:艾雄超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4-08 21:11:31清明时回到故乡,秀麦轻摇碧波,油菜滉漾残黄,豌豆花蚕豆花闪烁如星。丽日晴光之下,五彩相错如绣,清芬氤氲如酒。草木有情,散发出醉醺醺的气息,是故乡特有的体香。
路过儿时的清水塘,听到今年第一声蛙鸣。那清脆嘹亮的声音,分明是久违的乡音。久别故乡终成客,人间久别不成悲。故乡的蛙,用最热烈的歌欢迎归来的游子。
这些未曾谋面的乡亲,一定是陪同我儿时的青蛙们的子孙。他们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眷恋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的家园,即便历经风霜雪雨,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也不曾逃离。不像我们,少不更事,早早逃到外面闯世界,等到一身疲惫之后,才知道故乡是永远摆不脱的归宿。当初背着空空的行囊出门,老来背着沉甸甸的乡愁,徘徊在异乡,无法靠近故土,一任乡愁无处安歇。我们对故乡的情感,确实不如这些土生土长的乡亲专一执着。所以,每每触及乡愁,我们难免心虚,怕自己矫情太甚。
“清心听蛙鸣,胜于俗子语。”我喜欢听蛙们聚话家常,他们性格直率,心怀坦荡,毫无城府,不懂得掩饰,不装腔作势,不矫揉造作,不虚情假意。故而,他们聊天时能彼此敞开心扉,推心置腹,谈得热火朝天,格外投契,谈兴盎然,弥日不倦。他们兴致高涨,情不可遏,或独唱,或合奏;或浅吟,或高歌;或直抒胸臆,或深情委婉;或婉约,或豪迈。形式多样,风格迴异。他们是故乡杰出的乡村歌手,用与生俱来的天籁之音,演绎一首首韵味悠长的故乡情。
想到自己三十多年来,未曾这么聆听故乡的蛙鸣,差点丧失了对乡音的感知能力,不免羞愧满面,心绪纵横。感谢他们,给予我这次机会,让我领略乡音以别样的形式呈现出独特的情味。这种情味,唤醒、激活体内沉睡的基因。
故乡的蛙,大概只会方言。就像我辈,在异乡说惯了蹩脚的普通话,回到故乡,想找回说方言土语的感觉,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夹杂着普通话的词汇和发音,显得不伦不类。我听了一夜故乡的蛙鸣,以蛙为师,着实重温了一宿的方言土语。在蛙鸣循循善诱的启发下,一些遗忘已久的土语词汇,一个个复活,无比鲜活地在耳畔回响,仿佛找到阔别的故人。想到人呱呱落地时,其哭声恰如蛙吹,人和蛙,在最初的发音上,何其相似乃尔。只是,蛙囿于故乡,一如既往,赤子之心未曾改变,故而其声也质朴,其音也纯净。而我们,逃离故乡经年,在红尘俗世之中,素心渐失,初心不再,说话多了几分虚与委蛇和言不由衷,令人倦听。
静谧的乡村,夜晚沉寂,唯有蛙吹如潮,此起彼伏,绵绵不绝。那阵阵涌来的潮音,澄澈明净,沁透我的耳鼓,缓缓从心底流过,涤尘除垢,荡涤一切,让躁动不安的内心得以宁静。其情其景,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我枕着如水的蛙鸣,思绪翩翩。也不知过了多久,竟然入眠。愁绪一去,了无痕迹。余夕安然,心闲梦稳。
(作者系湖北省襄阳市作协会员)
编辑:汪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