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波专栏|丰县烧饼
作者:胡新波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4-08 21:15:32到徐州出差,路过丰县,特地品尝当地有名的反手烧饼。
选了家早点摊子,烧饼师傅是地道的丰县人,做烧饼已有30年。只见烧饼师傅腰间系着一张白围裙,束着黑头巾忙活起来,肃然的神情凝结在额头上成了一个“川”字。
烤饼的炉子由两口铁锅对扣而成,瞅着新奇。炉子正中是切割出的一个炉口,方便送饼和取饼。炉子表面黑黑的,因为师傅说铁锅表面得糊层土,用来保温,否则饼子胀不起来。只见一个个可爱的面团被师傅用手背贴在了锅壁上,此时我才恍然大悟反手烧饼的由来。
离出锅还有些时候,师傅端来两碗羊汤、一盘羊肠让我们解解馋,我们不紧不慢,边吃边等。当时已是早春,冬天的“半截身子”还留在人间,晨光熹微,路上行人几粒,裹着大衣,踩着尘土,不少是起早做生意的。
手腕有些微红的烧饼师傅微眯起眼,操着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同我们“拉呱”(指聊天)。烧饼师傅介绍,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是丰县老乡,也是烧饼的“铁杆粉丝”。据说,西汉定都长安后,为了吃上老家地道的烧饼,刘邦便把烧饼铺子带到了长安。说到江苏的烧饼,烧饼师傅如数家珍:“还有黄桥烧饼、草炉烧饼、朝牌炊饼……”正说着,烧饼师傅向我们眨了眨眼,微扬起头来:“靠着这个手艺,我养活了一大家子,供出了三个大学生!要知道,我们丰县烧饼不单单在丰县流行,现在已经走向大江南北,不过这烧饼的秘诀可不仅仅是配料和秘方,‘丰县人动手做’就是最大的秘诀!”
我被师傅逗得哈哈大笑,胃口大开。此时,烧饼终于出炉,虽有些烫嘴,但得趁热吃。羊肉、驴肉是当地美食,夹在烧饼里面最是有味。烧饼形状是圆鼓鼓的满月,气味是甜甜的面香,色泽是白里透黄的馋人,这是看得见、闻得着的。夹上几根羊肠,再痛咬一口大饼,这人间风味驱逐了料峭微寒,宽慰了五脏。想起儿时看《西游记》,唐僧师徒的包裹里便经常备着粗面烧饼。还有《水浒传》里的好汉,行囊里也总爱带上几个烧饼。
烧饼作为平民美食,陪伴着我们经历了风霜的旅途,和人间烟火息息相通,才能畅销至今。
因为一张饼,记住一座城,感念丰县烧饼。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编辑: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