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人物|31年从警路,一位老民警的执着与坚守……

——重庆北碚老民警张高歆用忠诚铸就刑侦精神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4-13 16:30:59

31年栉风沐雨的基层刑侦,31年始终如一的兢兢业业,31年忠诚无悔的初心践行。

从警31年,张高歆从懵懂的青年到两鬓斑白的老民警,岁月变迁,却从未带走他的坚守与执着,也未曾减退他的奉献与热情。他扎根基层,耕耘刑侦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和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书写不平凡的故事,用忠诚之心铸就新时代的“平安英雄”。

扎根一线,初心不改,老刑侦的思与行

1992年,是张高歆参加公安工作的第一年。

成为在基层派出所工作的“深蓝”伊始,张高歆像大多数刚入行的警察一样,认为自己能惩治所有罪恶、拯救所有失足者、帮助所有受害人……

也正是带着这样的期盼,张高歆以满腔热忱投入基层派出所刑侦工作。

1993年,嫌疑人王某入室盗窃多起,但受当时条件限制,一直未能将其抓获。经过案情研判,民警判定嫌疑人是个惯犯,很可能再次作案,于是张高歆在师傅的带领下,一连数日对嫌疑人可能出现的作案地点进行布控,终于将王某抓获归案。

“我的师傅教了我很多东西,其中有一项叫耐心,要沉得住气。”提到这起往事,张高歆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这起案子不算大案,却让初出茅庐的我深受鼓舞。”

也正是这次案件,让他渐渐转变了观念,其实,他们的使命就是在职责范围内尽最大努力“把手头的事情做好”。

怀揣着这样的初心,31年来,他将大量时间倾注在执法办案,打击犯罪,服务群众上,成为了群众心中的好警察,同事心中的好榜样,年轻民警的好老师。

能谋善断,业务精湛,老刑侦的才与能

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北碚复兴人,张高歆对辖区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十分熟悉,结合多年的案侦经验,很多时候他都能料敌于先,对辖区发生的案件作出科学预判和精准打击。

2020年,辖区某企业价值百万的铝合金地板被盗,企业发现后立即报警,张高歆得知情况马上开展调查,发现蒋某、曾某、陈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结合自己对辖区情况的精准把握,预判嫌疑人会去某废品处理厂进行销赃。

事实证明,他的预判和推理是正确的。在他的参与下,该案从案发到嫌疑人落网仅用了一天时间,高效的破案为企业挽回了损失,得到了企业负责人的称赞和感谢。

近年来,在打击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活动中,也少不了张高歆的身影,无论高温酷暑、白天黑夜,他总是冲锋在前。

2021年“禁渔”期间,群众举报有人在河边非法捕捞,张高歆主动参与,和同事在该水域蹲守两天一夜,终于将前来电捕鱼的范某、燕某等人抓获。因频繁对辖区水域进行巡查,仅四个月的禁渔期,张高歆就磨坏了两双鞋,但他却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护生态环境我们人人都可以做,都应该做。”

大到谋财害命的刑事案件,小到偷鸡摸狗的治安案件,张高歆始终以坚持不懈的韧劲,攻坚克难的拼劲,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份对公安工作的热爱,对案侦事业的执着,得到了群众、同事和领导的一致认可。

以老育新,携手向前,老刑侦的光与热

公安队伍历来将“传帮带”作为传承弘扬队伍建设的优良传统。警营里的师徒关系,不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传承,传承人民警察的使命与担当。

作为所内业务精、理论强、觉悟高的骨干民警。张高歆言传身教,心不藏私,在工作中时常把公安业务知识和实战经验相结合,将巡逻、出警、办案等方面的个人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民警,促使年轻民警深学苦练业务技能。

2022年“百日行动”期间,张高歆通过日常工作摸排,了解到近期经常有人深夜活动,将农户种植菜地踩得一塌糊涂,严重影响到农户的收入。到达现场后,青年民警发现农户种植的蔬菜等被踩得东倒西歪,不少菜也被摘走了,认为这是偷菜行为,但张高歆根据多年办案经验,点出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他引导年轻民警对现场痕迹进行重点勘察,发现菜地脚印通向江边,并在江边发现了鱼饲料等物品。

“师傅,是不是有人非法捕捞后,顺走了菜地里的菜?”青年民警问。

“对咯,你们对案发现场要多观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张高歆的指导下,青年民警破获4起非法捕捞,成功打击犯罪嫌疑人10余人。

张高歆和所里的一群老同志,发挥光和热,将自己的一身本领倾囊相授,通过“传帮带”,实现了对年轻民警“帮着干、跟着干、单独干、促骨干” 培养目标,实现了队伍建设的薪火传承。

从警31年,对家人的陪伴太少一直是他心中的亏欠,但好在家人是理解支持他的,“人民警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警察辛苦一点,社会就平安一分,我们支持他的事业,也理解他的付出。”家人的支持,让年逾半百的张高歆依然坚守在刑侦一线,和年轻的战友一起冲锋,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编辑:文春雪 冉开梅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