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冯勇专栏|墨香

作者:冯勇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4-13 17:02:25

刚踏入书途的时候,每次收到新书,我都会把脸埋在书页里,让自己沉浸于醉人的墨香中,然后将书本小心地裹上蝉翼似的外衣,在页边描画自己的奇思妙想,以此为乐。后来听闻书中有“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便觉得书本很是神奇,吸引我们去探寻神秘的宝藏。

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我打理好行囊,步入了书途。哼着歌,轻车快马,漫步在春天里。目之所及,尽是繁花似锦,溪水如衿,青山如黛,流云如佩。踢着小石子儿,踏过青石板,跳跃着,从路过的“知识树”上摘下一朵朵鲜花,放进行囊里,储存着自己的丰盈。从神秘的书页中采集到的文字、发音、逻辑、定律……将它们装进脑海,成为找寻前路的动力,穿越迷雾,傲然地向前驶去。

走着走着,书途上的风景更美了,这时已步入了厚重的夏季。万物生长,树木枝繁叶茂,我的行囊也采摘到了更多的繁华。我将它们扛在日益坚实的肩上,步履也渐渐厚重起来。父母见到我的成长,笑着说:“好样的,像个男子汉了。”而他们却佝偻着身子,面容黝黑,头发斑白,皮肤瑟缩成皱纹,脚步愈来愈迟缓。这便是成长的代价。有人在成长,就必有人在老去。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年轻的一代。时光无法回溯,因此我也只能割断舍离,一路向前。

我已踏过了繁花似锦的春夏庄园,开始攀登那一座座陡峭的山崖。隘口处题着“书山”二字。我手持希冀的手杖,携带理想的干粮,艰难地攀登着,并且在心里种下期待:山的那边,是海吗?或许由于自小生长在群山之中的缘故,所以特别向往浩渺的大海。未知的事物总能给人神秘的吸引力。但我现在跋涉在群山丛林之中,只能姑且把越来越疲惫的步伐,当作行囊越来越饱满的证明。

到了秋天,我行走在凋零的心绪里。因为翻过了群山,并没有找到理想的桃花源或浩渺的大海。于是我开始怀疑,那样美好的世外,或许只是渔人的幻觉,又或是一个落魄之士聊以自慰的最后一丝梦境。然而我所面对的,是不可逃避的尘沙腾漫的荒原。我开始迷惘,辨不清方向,得不到指引,既没有归途,也找不到出路。就这样一直走着,直到耗尽最后一滴热血。幸而在这片荒漠里,在我快要倒下的时候,偶然见到一方春意盎然的绿洲,或是神秘莫测的海市蜃楼。虽然有些自欺的成分,但还是足以当作一点力量和希望,支撑着我一路走下去。

在希望也渐渐干涸的时候,在这片沙漠里,我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好似一尾涸辙之鲋,连相濡以沫也不可得,只剩满身泥泞,走不出绝望。我甚至会想,是否我从第一步就已经踏错,从此南辕北辙,越是向前,越是错误。这时,墨香飘散出来,萦绕在我面前,我借以与往哲先贤对谈起来。我触摸着这些高尚的灵魂,一遍遍默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于是,我终于走出了那片空无。这时我恍然觉知,我的力量其实一直都在,只是被恐惧暂时遮蔽住了。就像一些回忆,其实并没有忘记,只是一下子想不起来而已。

穿越荒漠,终于见到了大海。可这与我想象中的不大一样。走近了,才看清渡口上题写着的是“学海”。于是我用父母缝制的小小的风帆,开始乘风破浪。在这片海上航行注定是孤独的,何况是离家千里。既如此,那就莫问归期。冰冷的水花打在身上,使我愈加清醒。这样熬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我看到了灯塔所发出的希望之光,我终于抵达了书途的彼岸。

回想过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身上所承受的困难,实在是太轻微了。我自始至终,都是躲在父母的羽翼下的——他们是风霜中的林木,我是啜饮甘露的青苗;他们是大雨中的房舍,我是享受温馨的房客。生活的困境首当其冲的,是他们硬扛的肩头。他们用长满老茧的手、弯曲如弓的脊背、日渐沧桑的面容,与生活对抗,默默承受,一声不吭。

再一想,我行走到现在,偶尔累了,翻开行囊,总能寻觅到那些由记忆织成的锦绣,成为我放松心灵的憩园:在春的庄园里,行走在繁花似锦中,阳光将我拥抱,书页将我搂在怀里;在夏天的山路上,月色清雅,照亮我攀登的步伐;在秋的荒漠里,星光点点,指引我前行的方向;到了冬的海洋,灯塔熠熠,给予我希望,让我相信彼岸的存在。而这些美好,从书中传来的墨香,是我一生中最幸运的相遇:有婉转啼鸣的关雎、有千年史家的绝唱、有哀民生之多艰的离骚、有历经磨难的西游、有满纸荒唐的红楼……

走过书途,墨香绕梁,激起一朵朵浪花,珍存在我浩瀚的心海里。它们不会殒灭,除非我脑海焦枯,除非我心弦已断。

(作者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

编辑:周龙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