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谈变革型组织|全力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4-18 14:32:32打造具备适应和引领现代化能力的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是重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红岩精神,把重庆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的重要抓手,对于推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组织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市委部署要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全力推动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建设,努力交出党建高分报表。
以党建统领把牢变革方向。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必须坚持党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推动变革中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健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制度机制,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闭环落实机制,推动党的领导贯穿到各领域、各层级、各部门抓落实的全过程,不断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二是强化理论铸魂。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血液、铸入灵魂、化为基因。三是强化问题管控。坚持问题发现靠党建、问题发生查党建、问题解决看党建,用好“八张问题清单”,形成以党建工作统领问题解决、以问题解决推进党建工作的良性循环,着力推动重大决策落地、重大工作推进、重大风险防控。
以系统集成激活变革效应。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必须坚持大系统、大集成观念,推动组织工作、资源、力量集成,层层放大变革效应。一是推动工作集成。增强工作的前瞻性、整体性、协同性,把工作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实践中谋篇布局,推进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相衔接,使干部工作、人才工作、基层党建工作贯通起来、统筹推进、迭代升级,不断提高工作整体协同和整体效能。二是推动资源集成。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数字重庆建设等重大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整合功能,汇集组织资源、辖区资源、部门资源、社会资源到事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不断厚植适应和引领现代化建设的硬支撑。三是推动力量集成。健全完善“统”的制度机制,积极履行组织职能,用好组织手段,大力开展“红岩先锋工程”“我为群众办实事”“三进三服务”“双报到”等载体活动,广泛调动激活各方力量,全力服务市域治理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全方位系统性变革。
以整体智治推动变革重塑。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必须坚持整体智治,加快理念、方式、手段重塑,不断推动治理、服务、发展现代化。一是推进理念重塑。加强生成性学习,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主动接受新生事物,持续完善知识结构,培育变革性眼光、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加快转变不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工作方法,成为变革的引领者推动者。二是推进方式重塑。聚焦目标牵引建立政策、工作、评价体系,推动各领域组织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可量化、可考核,引入数字技术,强化数字赋能,实现核心业务、工作数字化,加快形成即时感知、科学决策、主动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的模式。三是推进手段重塑。推进智慧化、智能化,加快建设数字化重庆·基层智治平台、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形成全局一屏掌控、执行一贯到底、服务一网通办、监督一览无余的数字化协同场景,推动治理、服务更加精准、精细。
以高效协同提升变革合力。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必须坚持高效协同,强化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工作协同联动,推动变革能级跃升。一是探索扁平化管理。迭代升级基层党建“六项行动”,优化组织运行机制,科学减少管理层级,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问题直报机制,打破“二传手”“中转站”等隐性环节,推动组织体系重构、流程再造、能力重塑,使组织形态与发展形态、社会形态、治理形态更加耦合融合,促进组织架构最优化、运行效率最大化。二是注重专班化推进。建立任务清单动态管理机制,聚焦重点难点、复杂问题和应急任务等,因地因时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的工作专班,变单打独斗为兵团作战,打破条线分割、贯通业务领域、优化工作流程,推动节奏提速、效率提高、工作提档。三是突出协同化联动。建立全市域统筹、各领域融合、多方面联动机制,推动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工作协同,实现各类组织高效运转、快速响应、联动协作,推动各项工作紧抓快办、提速增效。
以实战实效检验变革效能。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必须坚持实战实效,推动各级党员干部敢闯敢干、善作善成,不断凝聚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的强大力量。一是突出干部赋能。紧扣现代化新重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需求,深入实施“一把手”选任储备、领导班子结构优化、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优秀年轻干部递进培养、干部担当作为正向激励“五大计划”,不断培养储备适应变革、引领变革的骨干力量、过硬本领,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和防范化解风险。二是突出创新赋能。突出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的工作导向,创新开展区县委书记和市级部门一把手例会机制、争先创优赛马比拼机制、常态化“三服务”机制、领导班子运行评估和群众口碑评价机制、最佳实践分析和典型问题案例复盘机制等“五项机制”,强化过程比拼、目标考核、成果检验,推动变革争先、比学赶超。三是突出量化赋能。坚持细化量化、层层放大,建立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从任务分解、流程追踪、整改验收、办结销号、效果评估、案例复盘,实现全周期管理、全链条跟踪、全方位落实,形成工作闭环,做到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推动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抓细抓实,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编辑:龙宣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