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文学∣ 暮春里邂逅“地球彩带”

作者:高歌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4-27 11:10:32

暮春里的一个晴天黎明时分,随同驴友们在晨曦下听着《走在春天里》的欢快歌曲,自驾行驶在厦蓉、毕节绕城高速路上,历时三个多小时到达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享有“地球彩带、世界花园”美誉的百里杜鹃风景区。


“百里杜鹃风景区属于贵州西北部次生地带性植被中保存最好的一部分。远古时代,这里经过六千多万年的地壳变迁和矿质土壤沉淀,开出了地球上最美丽的天然彩带,天然原始森林延绵上百里。” 景区志愿者介绍,大面积原生杜鹃林景区内有马缨杜鹃、树形杜鹃、露珠杜鹃、多花杜鹃、锦绣杜鹃、映山红等60多个品种,囊括了世界杜鹃花5个亚属的全部。这里的杜鹃花有鲜红、粉红、紫色、金黄、淡黄、雪白、淡白、淡绿等,最难得的是一棵树上能开出不同颜色的七种花朵。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


紧跟接踵而至的游客人群,从普底到金坡,从杜鹃湖到彝山花谷,一路吸着原野的清新空气走马观花,杜鹃花的娇艳饱了眼福。沿途只见参差不齐的苍劲盘曲的大杜鹃树高四米,小杜鹃树高约半米,花朵俏丽,近距离能嗅到花朵迷人的芬芳。

登上云台岭观景亭,目及之处宛如一个天造神设的巨大花海,点缀着群山起伏的高原森林,真是好一幅“千峰叠起嶂,乌金地下埋,杜鹃花似海,穹山留异香”的美丽画卷。俯瞰连绵不断的杜鹃花时,心跳加快,心里直呼四个字:美艳惊人!

在暖阳下,漫步“地球彩带”百花坪,步道上铺了一层散发香气的花瓣,只见漫山遍野千姿百态的杜鹃花竞相怒放。色彩斑斓、热情似火的马缨杜鹃展现着深红色、团花杜鹃呈现鲜蔷薇色,迷人杜鹃露出淡黄紫色,露珠杜鹃开出乳黄泛白色等各种颜色。

值得一提的是那露珠杜鹃,黑色的花蕊点缀其间,犹如雀斑,与众不同地平添了几分风韵。

惹人注目的是马缨杜鹃花,远眺,像燃烧的火焰,近看,那绽开的花瓣像红绸。花瓣边缘有皱褶,似少女的裙摆。花瓣里有几条嫩黄的花蕊。

在丛林里近距离观看杜鹃,只见绿树吐翠的嫩叶芽儿,纷纷面朝杜鹃花散叶;零距离接触杜鹃,香气迷人,轻抚杜鹃香盈盈的脸颊,它会害羞,能看到它粉红的眼神。

在这“气球彩带”,天然硕大的野生杜鹃花朵朵争奇斗艳,形成了浩瀚的杜鹃花海。仿佛春天在这里停下了脚步,只为一睹杜鹃花的盛世容颜。

原始森林里风云变幻,刚刚是艳阳高照,不一会儿就云层密布,吹起了山风,夹带花香的风吹落了一片片灿烂的杜鹃花,有的花瓣随风飘上了天空,可见被阳光透射的花瓣闪烁着多彩的星光。

热情奔放的杜鹃花与满山翠绿交相辉映,让人心旷神怡。漫步到原始森林游客警戒边缘,偶尔能见到古树丛林里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林麝,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豹猫、小灵猫、红腹锦鸡、白腹锦鸡、杜鹃鸟等珍禽异兽。


在欣赏娇艳的杜鹃花自然景观之余,见到了“地球彩带”上由汉白玉石雕琢而成的9米高、姿仪端庄、面容慈秀的杜鹃花神,花神立于莲花台上,日夜庇护着彝山同胞。因彝语称杜鹃花为“索玛花”,而“索玛”又泛指美丽的彝族姑娘,为此,每逢暮春花开时节,彝族同胞都会身着盛装汇集于神像之下,瞻仰、祭祀花神,以祈求神明护佑风调雨顺、福德安康。

在“地球彩带”之金坡景区,有幸观看到盛大的“祭花神”传承活动。彝族同胞身穿节日盛装,由六个方队组成仪仗队,虔诚地跟在毕摩(祭司)的身后迎接“索玛女神”。毕摩设席焚香、祈福诵经,通过“请花神、唱花神、跳花神、送花神”等仪式,表达他们对“索玛之尊”的敬畏和仰慕之情。仪式让游客感受到了古朴的民族文化魅力。


杜鹃花,别名映山红,它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地球上有野生杜鹃800多种,人工培育有3000种以上,中国野生杜鹃有650种之多,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等省,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到6朵,花冠漏斗形,花色繁茂艳丽。通常生于海拔500到12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

在每年杜鹃花盛开时节,有一种鸟会在丛林里叫着“苞谷—苞谷”,在川南地区,人们都俗称它为“苞谷雀儿”。其实它就是杜鹃鸟,杜鹃鸟在古人的诗句中叫子规,那叫声也被听成“不如归去”,让人有些伤感,如今人们叫它“苞谷雀儿”更为贴切。它的雅称是“布谷鸟”,是在农历谷雨季节期间晨曦初露时就担当职责,在山野田间啼叫“布谷—布谷—”提醒人们勤耕播种,大春生产。这个季节,也是杜鹃鸟抒发情感、寻觅伴侣、孵化雏鸟的季节。

唐代李商隐见到杜鹃时,写下七律《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的这首诗,以因意象迷离、意境朦胧、情思迷惘而难解著称。

唐代李白见到杜鹃花时思念家乡,写下七绝《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写诗时,李白已是迟暮之年,他被朝廷判流放夜郎,遇赦归来后,正流落江南,寄人篱下。加之老来又患病、思乡,于是,浓重的乡思就袭上了他的心头。

在暖阳下,那火红的杜鹃花就像升腾的烈焰,灿烂夺目,催人奋进。邂逅“地球彩带”,圆了一个温情的春梦,洗去了在繁闹城市沉积的纤尘。可谓一次旅行,焕发一次新生。


编辑:李凰言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