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明“宜”守“戒” 擦亮调查研究“传家宝”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4-28 19:13:59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广大党员干部要紧跟党中央号召,以“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的劲头练好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的基本功,在明“宜”守“戒”中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在实招实效中推动主题教育落地见效。

调查准度宜“精”戒“粗”,在“有的放矢”中干实事。凡事贵在专,事成于精专。调查研究的关键不在“广而博”,而是在“精和准”,要拿调查研究的箭,射准现实问题的靶,做到有的放矢。因此,要研究现状、识别问题,将调查“准心”聚焦到真正亟待解决的问题上,做到看清“靶子”,还要瞄准“靶子”,手稳心定,做到“执箭、看靶、射准”一气呵成,将一个课题调查到底。调查研究应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改“走马观百花”为“下马探一花”,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把脉辨症,找准病灶,以一竿子捅到底的气魄,深入田间地头、车间厂房等一线,将调研文章真正做到急难险重处,做到人民心坎上。

研究谋划宜“深”戒“空”,在“深刻查摆”中谋实招。研究是调查的升华,失去研究的调查终究是无的放矢、不着边际。揆诸当下,部分干部到基层调研看似严肃认真,收获笔记满本、资料一兜,但回去后却将之束之高阁,以为编出报告就万事大吉。这就好似与人对弈有精彩先手,却没有后招,最终满盘皆输。这种雷声大、雨点小,情况多、分析少,不提对策、不解决问题的调查研究注定做不好工作。研究谋划重在深,解决问题重在效,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研究实效上下深功夫,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收集的各类繁复资料进行抽丝剥茧比对,追根溯源论证,形成系统化认识,提炼出问题本质,从而得出破解难题的最优解。

基层情怀宜“厚”戒“薄”,在“枝叶关情”中求实效。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所谓调查研究,就是要到基层,到人民群众中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厚植基层情怀,站稳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经常走出办公室,跨出机关门,翻出材料山,勤到基层喝“大碗茶”、坐“小板凳”、聊“家常事”,以真诚换真话,用真情见实情,多带冒热气、含露珠、沾泥土的情况回去分析研究,拿出惠民有感的好措施,以实际行动和实在成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编辑:别致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