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查晶芳专栏 | 无事闲看花

作者:查晶芳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5-14 22:42:59

1
晚饭后,女友巴巴地打来电话,邀我去她家看花。心下雀跃,欣然而往。甫一进院,就忍不住惊呼起来。墙角花坛里,众芳摇晚风,美到令人落泪。
是大花月季。一朵朵硕大的红,摇曳炫目。最大的那朵,圆若银盘,娇兮俏兮,美目盼兮。其余众芳,或两两相依,亲密无间;或三五为伴,挤挤挨挨。花分两色,粉的清新,红的炽烈,将向晚的天色洇染得清透又浓酽。那朵朵绚烂,好似上天写给薄暮的一封封情书,包装精致,香气氤氲,诱惑难当。能有幸看到它们的,谁能不近之亲之,细细品读?
你看,这花瓣柔软顺滑,像不像丝绸?女友低着头,双手轻托着一朵花,像是在问我,又似喃喃自语。她的语气欣喜中带着几丝宠溺,仿佛那就是她心爱的孩子。我轻轻摸了摸,真真是柔滑如丝。这大花月季花瓣真多,层层叠叠,丰腴明艳,端妍富丽,极有贵妃的气韵。我端起手机,好一阵咔咔咔,回看图片,却发现手机难尽其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最好的拍摄工具,最灵秀的笔,最多窍的心,怕是也难以表达自然的美吧?想把美拍下来,想把美存下来,以供日后慢慢品咂,其实很多时候是难以做到的。
人到中年,尤爱看花,常在荒僻的墙角,被一枝风中摇曳的菜花吸引、感动。那薄土瓦砾间,阴暗无光处,孑然一枝,无人问津,却不忧不惧,随遇而安。惟于静默中,沐清风,享雨露,终在时光的舞台上,开成一朵明媚,兀自灿烂,兀自精彩。也常在学校的小花坛边驻足,俯身。那儿有一丛酢浆草,每次从旁边走过,碧绿的叶片间总有数朵小红花在向我招手。简约的外表下,是繁华的内心。五片嫩瓣依次展开,接近花蕊那一圈颜色更红,像花里藏着只小酒杯,里面盛着金黄的蜜粒。这小花是智慧的,雨天清润,晴日盛开,并且懂得夜收日放。早晨,它们于绿草丛里探出小脑袋时,还是火柴棍般粗细的圆筒状花身;八九点时太阳一出,嗬!华丽大变身,五片花瓣完完全全展开,活脱脱一个灿烂笑靥!再小的花也开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从不辜负山河岁月。或许它们懂得,只要把花开好,所有的美好就可能应约而来。
还曾在乡间的小路边,为夏天无倾倒。不论造型、结构还是色彩,甚至连名字,它都完美得无可挑剔,一朵花就是一只飞翔的小鸟。全身紫白两色,又绝非泾渭分明,而是渐变渐融,和谐之极。其气清雅脱俗,其姿洒然飘逸。“夏天无”,过了夏天就没有了,这浅白至极的名字,带着点忧伤,带着点俏皮,又似乎带着点欲说还休。多好的名字啊。
忽然觉得,花比人有智慧。养花者众,赏花者更无数,然而,能真正活成一朵花的样子的,又几人何?但人在花间,终究是不同的,会有花色照眼,会有花香萦心,会有花境洇染精神。就像女友,常年在花间颔首低眉,性情愈发豁达平和,越来越像一朵清灵温润之花。我想爱花的人,是更易做到“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的。我虽不及她,但本质上,我们是一样的人,生活简单,心思更简单,一生无所求,唯向花低头,向美垂首。


2
小区外的人行道与马路间,有道半人多高的水泥围栏,上面每隔一小截就摆着一盆小花。围栏外是宽阔的大马路,路上车如流水,连绵不绝,人行道与围栏又隔河相对,远远看着,那些花儿就像站在高高的舞台上。台下空无一人,它们兀自袅娜曼舞。
每天上班,我会提前几分钟出门,给自己留出看花的时间。那道窄窄的水泥围栏上鲜花繁多,其间有我熟悉的紫花地丁、矮牵牛等,皆娇小玲珑,活泼生动,但更多的花我并不知晓它们的芳名。春天的时候,它们像是太阳花,身形纤细,脸蛋圆润,或红衣绿裳,或黄裙紫衫,各呈鲜妍。入秋之后,我便能确定盆里的是菊类,像矢车菊、乒乓菊、小波斯菊等等。最耀眼的,是金黄的万寿菊。一朵花球上,足足有数百个小花瓣,手摸上去,柔嫩如婴儿的肌肤。
这些花明媚了我四季的心情。我常常忍不住赞叹,继而笑容满面。我相信,它们同样明媚了每一个看花人的眼睛,他们一定也会因此而面带微笑,善待别人,因而也被善待。如此循环,将会有多少人因此得到温柔相待。它们便是亚马逊热带雨林的蝴蝶翅膀,在我们的生命中掀起美妙的风暴。它们也会因自己的善举而心情美好,你看,哪一朵花不是微笑着的?
犹记去年冬日落雪之夜,我很是担忧,怕那些可爱的小生命受不住严寒。可当我匆匆赶去拨开它们身上厚厚的雪被时,却见一个个小脑袋依然精溜溜地挺立着。有几朵已从雪褥中探出了身子,头顶小白帽,冰肌玉骨,如同千百双明眸与我对望。那一刻,便觉得世界绝非为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人生陡然深邃宽广起来。
继而又想到法国作家妙莉叶·芭贝里的《刺猬的优雅》中的女主人公勒妮。那是一个毫不引人注目的中年妇人,肥胖,相貌平平,无夫无子,在一座富人公寓做门房。每天,她都会把信件包裹递给那些精英们,他们却从来不会正眼看她,他们根本不知道她所拥有的深邃与美好。在一间狭窄而安静的小房间里,在满室弥漫着的沉静光芒中,勒妮坐在舒适的椅子上,优美的钢琴曲如水流泻,手捧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环视着满墙的经典书籍,惬意而满足地笑着,她并不年轻的脸上闪耀着一种动人的光泽,那是内心丰盈湖水的潋滟波光。她熟读《安娜·卡列尼娜》,她听欧洲著名指挥家马勒的音乐,她以独到的眼光品评静物画,她甚至研究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这样的美好,又怎会不被看到?贵族绅士格郎很快就发现了勒妮潜藏的智慧与优雅。他的爱,像一束炫目的光,冲破了环绕在勒妮身边的灰暗与阴沉,勒妮终于拥有了自己美好的爱情。

显然,花不是因为人的“看”才在那一刻美丽起来的,它一直在那里,默默芬芳着。生命的旅途中,很多时候并没有舞台在等我们登场,更没有鲜花和掌声虚位以待,我们都是未被审视的花朵。然而,人生又处处是舞台,我们随时都可能会在某一刻被“看见”。所以,需要我们一直在那里,努力积蓄力量,努力热烈绽放,以期在将来的某一刻,被看见时会有美丽姿态。
 (作者系安徽省作协会员,文字见于《散文百家》《散文诗世界》《散文诗》《雪莲》《作家天地》《中国青年报》《文汇报》《工人日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等两百余家报刊)

编辑:郭羽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