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盛花专栏|校园行足②静静的棕榈园
作者:唐盛花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5-17 16:57:48初夏的太阳如青春期躁动的孩子,睡着时温顺,醒来则火热而叛逆、任性而顽劣,让人爱恨交加,却又无可奈何。
又一个太阳“大大咧咧”横穿云层的中午,午休铃声把一群“小顽猴”赶进了寝室,即使有那么几个顽皮的孩子,也把声音降低了一个八度,喧嚣的校园安静下来。这时候,我喜欢静静地信步走一走,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就独自走走,挑拣树荫浓密的地方与太阳做短暂抗衡。
转过一条彩色水泥路,一片绿意霸道闯入眼眸,我的心微微一颤——“棕榈园”。这平时不被关注的地方,竟然变得如此郁郁葱葱!在桃园、李园、杏园、梅园、竹园等一系列精心打造的园林中,这棕榈园是一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小园,就那样在自己的角落默默枯荣。
园中,几株棕榈树笔直而挺拔,直插云霄,旁边是一大簇芭蕉树,苍翠欲滴。犹记得,当年这儿遍植麦冬,几株低矮的棕榈树稀稀疏疏地站立在碧绿的麦冬里,被四周浓郁的榕树、女贞树映衬得卑微而渺小。我却很喜欢那片不受人待见的天地,只因我喜欢“雨打芭蕉叶带愁,心同新月向人羞”的意境,喜欢“任君千度剥,意气自冲天”的豪情。于是,偶尔从那儿路过,我总忍不住要往那儿看上几眼。
老家屋前有一片芭蕉林,屋后有几株棕榈树,那芭蕉和棕榈也如校园这芭蕉与棕榈一样隔空相望,彼此安好。
儿时,我喜欢割下大大的芭蕉叶,顶在头上,太阳便被挡在了外面,躲在叶下的世界也就清凉起来。如果遇见下雨,那又是另一番景象,巨大的芭蕉叶足以把小小的我全部遮盖起来,雨点打在上面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在我耳中那是大自然最美的和声。我也想学着“怀素书蕉”,留下一篇狂草,怎奈新鲜的芭蕉叶不吸墨,晒干的芭蕉叶又太皱,只好作罢。
倒是屋后那几棵棕榈树,浑身都是宝。那时候,我们人人会念“对面山上一棵菜,年年剥,年年在”,讲的就是棕榈树。棕榈树与别的树最大的区别就是“独干不分枝”,周围包着厚厚的棕色的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棕”。树干顶端一片片绿色的叶子向四面张开,如一把把蒲扇,总在季节的深处摇曳着一片凉爽。妈妈常常把那叶子从叶柄处剪下,晾晒在屋前,待杀年猪的时候,将叶子从裂口处一缕缕撕开,绾一个结就成了最好的肉绾子(用于挂肉的绳子)。至于包裹在棕榈树外面那层棕色的外衣,是需要剥掉的,那样棕榈才能长得高。我曾见隔壁二叔用剥下来的棕做蓑衣,那蓑衣就挂在他家门背后面,一下雨就派上大用场,我甚是羡慕。我也曾把剥下来的棕搓成绳子,和小伙伴跳绳,或者系在桃树上荡秋千,玩得不亦乐乎,好像还挺结实的,没有发生过断开的情况。于是,就那样荡着、跳着,我慢慢荡出了大山,成为一株行走在水泥地面的节节草。
如今,再次与棕榈树见面,竟然是在学校以这种方式见面。在我忙碌得几乎忘了它存在的时候,它以它特有的方式闯进我的眼眸。静静在树下的石凳上坐下,阳光在芭蕉叶上打个旋,折射后透过密密的棕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有那么一瞬间,我感觉又回到了儿时,回到那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剥下棕并搓绳子的时候。那时是如此简单,如此容易满足。棕榈成长,需要年年剥棕,越剥长得越高,舒展得越开。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无论历经多少风雨,只要心里有阳光,自然就会不断收获。
喜欢这片棕榈园,喜欢树缝漏下的阳光,温暖而不会灼伤眼睛。
(作者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