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课特辑中册第十二课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党课参考》发布时间:2023-05-23 11:08:59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重在使领导干部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成为运用这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行家里手。围绕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其中,第六个必须坚持是“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品质,其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既要求我们从社会发展规律与文明更替中理解人类社会进步的历程、把握历史发展大势,积极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又要求我们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认清资本主义存在的暂时合理性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进而以胸怀天下的博大情怀努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一、坚持胸怀天下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天下观蕴含着中华文明以包容、和平等视域构建自身与异域文明的关系,致力于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促成世界更加公平有序的卓越境界与智慧。中华文明之中的“天下”意识,形成了中华文明对天地万物和自身存在进行观察和审视的独特“天下”视角与朴素的伦理观,通过“以天下观天下”,“行道于天下”以“求天下太平”。这种朴素的认知在马克思主义的加持与激活下,更加璀璨夺目,既对传统天下主义实现“去等级化”的扬弃,又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上占据道义的制高点,为人类共享普遍的新文明确立了新的时代坐标,开出了开放、和平、包容、兼容并蓄的文明发展“药方”,为一种文明善待差异、吸纳借鉴其他文明、实现自我超越或殊途同归提供了方法论。
●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的全球视野
●胸怀天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底色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眼光和格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中国共产党是有宏大战略抱负的伟大政党,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中坚力量,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行稳致远的基本历史经验,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气魄、宽广胸襟、历史担当,也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发出的铿锵宣言。《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坚持胸怀天下”,并且提出:“只要我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不依附别人,不掠夺别人,永远不称霸,就一定能够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可见,不以天下作为关爱对象的文明,就失去了为世界人民美好生活奋斗的价值支撑,那样的文明就不能称之为“人类文明”。
●中国共产党尊崇天下无外、民胞物与,追求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美好世界
●中华文明崇尚以“均平”“兼爱”兼顾天下
三、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宝贵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就是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人善于以宏阔的历史视野谋划和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总能抓住历史拐点大踏步赶上时代,始终以胸怀天下的崇高品格承载着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职责、践行着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体现着国际主义的伟大担当,在历史演进的逻辑中,将“胸怀人民”“胸怀中华民族”与“胸怀世界”贯穿到对人类历史发展必然性的深刻理解之中。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伟大实践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坚持胸怀天下的重要实践原则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共建世界文明的基本经验
四、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在新时代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在为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为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我们依然要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走向未来。为此,要不断探索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在新时代的运用。
●深刻洞察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人类发展进步的潮流
●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原载《党课参考》2023年第11-12期)
编辑:郭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