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加林专栏|楝枣树老木箱
作者:乔加林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5-28 12:02:59在乡下老房子西房间的角落里,搁置着一只楝枣树老木箱,长约1米,宽和高约是50厘米,是那种典型的老式板木箱,后背有两个合叶,便于箱盖上下掀动,前面中间处有个用于上锁的狮头栓扣。老木箱上面盖着一块花布遮挡灰尘,花布上面早已积满了厚厚的一层灰尘。
我家这只老木箱是楝枣树木做的,并且是原木色的,没有用油漆涂盖过。这只老木箱在老房子里一搁就是许多年。前段时间回乡省亲,走进老屋,我把箱子上面遮挡布上面的厚厚灰尘清理干净,打开木箱看看,箱子里至今还保留着一些“的确良”衣服和绸缎被面及布料物件。
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苏北乡村种植最多的树木就是洋槐树和楝枣树。一到5月初,满树的槐花竞相开放,一串一串地挂着白色的小花,那是暮春时节农村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楝枣树也会开花结果,开出来的一簇簇淡紫色的小花,特别的妖娆妩媚。小时候,长辈们经常叮嘱不能吃的东西里,就有楝枣子,可楝枣树上常有鸟雀来啄食。有一年秋天,我们几个小伙伴瞒着大人,一人负责爬到树上摘楝枣子,小伙伴们掐开金黄的果皮,沙沙的肉,像是枣肉,大家纷纷舔食,那味道叫人不堪回味,纷纷奔向屋子前面的池塘边用手捧起水往嘴里送,我们全都狼狈不堪。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楝枣子也是农村孩子们的玩具。女孩子用楝枣子做游戏,男孩子用楝枣子打弹弓玩。
农村家具硬料大多是洋槐树木,而围板之类的多数是楝枣树木。我们家这只老木箱全是楝枣树木制作而成。听母亲说,楝枣树木制作的木箱不会遭虫蛀。
说起老木箱记得是在1985秋天,由大姑家大表哥来我家制作的。大表哥是木匠,我们家的八仙桌、凳子、独轮车都是大表哥制作的。随着时间的变迁,我总觉着,老木箱是一只会说话的木箱,是一只有温度的木箱,也是一只装满爱的木箱。
这只老木箱装满了我儿时的回忆。小时候好像所有的幸福都放在那只木箱里,那时候木箱一直是上锁的。木箱主要功能就是存放衣服。小时候,我们姐弟的衣服,都是母亲手洗,晒干后,母亲折叠整齐再放进箱子里,因此,每次更换衣服,我的心里都能感受到母亲对我那如同春天般的爱意。在那时,我们很少能有新衣服穿,只有到了年关,父母亲才会想办法找裁缝师傅为我们这几个孩子添置新衣,新衣做好拿回家便被母亲藏在木箱内,到了大年三十才会拿出来给我们穿上,我们穿戴一新去给长辈、亲友拜年。
在牛耕人刨的耕种时代,能够吃饱饭就是大家最大的愿望。那时整个村组只有一个小店,寻常百姓家日常用的针头线脑、油盐酱醋、煤油、散酒等大多从小店购买。一年中,父母偶尔去赶集都会把家中平时节省下来的物品拿去集市上变卖,然后买一些家中日常必需品。父亲只要去赶集就会买回来几个水果或一些糖果。母亲为了细水长流,就会把买回来的水果和糖果放在木箱里用锁锁起来,每天限量给我们吃。小时候,只要有那只木箱在眼前,总觉得再艰难的日子里也会有诱惑,生活也因此多了些甜蜜和温馨。
如今,我们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从物资匮乏到充盈,从单一的物件到如今琳琅满目的商品,见证了中国人民这些年的努力与拼搏。
这只装满故事的老木箱,装满温暖的老木箱,只要老家不拆迁,我就会把老木箱一直保留着,让它在老屋里坚守着。看见它,似乎回到了过去的岁月;看见它,心里似乎有股暖流,缓缓流淌。
(作者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会江苏分会副会长)
编辑:王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