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胡杉专栏|教益

作者:胡杉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5-30 16:35:59

两年前,笔者因腰腿毛病住了一段时间的医院。因为是疫情期间,病房的规定比较严格,比如,患者入院后不准随便走出病房,非特殊需要不准走出楼层,特殊情况需请假。

——患者不准出病房,送餐的服务员不准进病房;患者交费需去另一栋楼,各种检查也不在同一栋楼上。

——患者家人一般不准陪同,特殊情况则要求陪同的家人做一系列检查。

如此等等,各种规定组合成一个通道:住院就必须请护工。

那家医院里驻着一个护工公司,患者不一,护工参差不齐,彼此双向选择。

我住院期间请了三个护工。

住院的第一天,办妥一应手续,到护士台由护士引入病房,然后便拜托护士帮我联系护工。

二十分钟左右,王老弟来了。王老弟是中原一带人士,年龄比我小一些,形体敦实,应对机灵,一看就不是长年守在田间地头的农民兄弟。双方作了简洁的自我介绍,王老弟便坐在椅子上等候工作任务。

这时候我的主治大夫来了,是个青年女医生,姓唐。

唐大夫挺平易,和患者谈话像聊家常:“老胡,从你的检查结果看,你的胃也需要治一治,我想给你约消化内科的会诊。”

我:“谢谢您。约吧。我的胃病二十多年了,一直没当回事。”

杨大夫:“你不抽烟不喝酒,按说不应该落下胃病。”

我:“长年开夜车,也伤胃。”

杨大夫去给我约会诊。

王老弟亲切地和我聊天:“大哥,你长年开夜车,是开大车,还是开小车?”

当时我感觉三言两语解释不清我“开夜车”的确切内涵,假如解释清了,反倒让王老弟扫兴,于是,我含糊作答:“都开过。”

王老弟介绍说,他也开了十几年夜车,运煤,大货车,从煤矿运到海边码头。

我表示赞赏和佩服。

几天后,王老弟了解到我不是职业司机,他为我说长年开夜车感到愤慨,于是便换了服务对象。

此后的两年多里,我多次为王老弟对“开夜车”的理解哑然失笑,而且还会在心里说:这兄弟,连“开夜车”都不知道。

不久前,我突然间大悟:谁对“开夜车”的理解有问题呢?不是王老弟,是我。王老弟对“开夜车”的理解是经典,是本源。我呢,我是借用了王老弟的职业语言,严格说,我是“加夜班”,不是“开夜车”,我反而窃笑王老弟不懂“开夜车”。

第二个护工姓梅,实际年龄没我大,我尊称她梅大姐。梅大姐是西北人士,胖胖的,不高,看神态果真有些木讷。

梅大姐给我讲过她的一次壮举。

梅大姐曾在某医院大内科下面的某个小内科病房做过护工,护理对象是一位八十多岁的柴大爷。柴大爷入院时腹部鼓胀,神志不甚清爽。小内科最权威的陈大夫带着两个助手到柴大爷病房查房,仔细看了柴大爷的各种片子,诊断柴大爷患的是尿毒症。柴大爷是那个医院一个中层干部的父亲,陈大夫格外用心,安排给柴大爷做透析。

陈大夫安排给柴大爷做透析时,陈大夫的两个助手唯唯诺诺。梅大姐给出了不同意见:“这不是肠梗阻吗?你看,上面的一段鼓起来了,下面一段是空的,鼓的和空的中间好像拧了个劲儿。”

陈大夫转身质问梅大姐:“我是大夫,你是大夫?”

梅大姐也不谦让:“你是大夫,我不是大夫,可是,我护理过肠梗阻病人,那个病人的片子就是这样的。”

陈大夫再次呼叫助手:“马上安排透析。”

当天,柴大爷做了一次透析。

梅大姐有柴大爷儿子的电话,白天打了几次没人接,晚上继续打。她打电话转述了陈大夫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意见,然后表述了她的意见并且提出她的建议:“请大内科的主任来看看片子吧,不能再做透析了,老爷子是肠梗阻。”

次日上午,大内科主任在柴大爷儿子的陪同下来到病房,陈大夫带着助手一同前往。

大内科主任看了片子,吼道:“废物!傻瓜都能看出来,你们看不出来!”

——听来的这个小故事让我震撼。专家也有打眼的时候,门外汉也有比专家高明的时候。

梅大姐可能也和其他人讲过她的壮举,不几天,她离开了这家医院的护工公司。

第三个护工也姓王,燕赵人士,和我同岁,长我数月,我叫她王大姐。前面的王老弟和梅大姐总计为我护理不到十天,王大姐是我合作最久的护工。

王大姐看我病床上放了几本书,于是接连诉说她小时候总计上了八个月的学就失学了,刚学完汉语拼音,总计认识几十个字,现在来到城里寸步难行,出门坐车不认识站牌,给病人订饭不认识菜单。她感慨说,要是小去二十岁,她一定认真学文化。

我鼓励她:“假如你还要活三十年,你用五年学识字,后边二十五年你就不为难了。”

王大姐真诚恳切地问:“我咋学呢?”

我顺口建议说:“从网上买本《新华字典》,一天能学几个字就学几个,多久学完就多久。”

王大姐当真了。她请护士帮她网购一本《新华字典》,她买了写字本和铅笔圆珠笔,从字典的第一页第一个字学起。开始一天学七八个字,后来增加到十几个,再后来增加到三十多个,再后来更多。

王大姐当时并不是合格的护工,因为她不识字,做事也毛手毛脚。有天早饭时,她就把一包热牛奶倒在我被窝里了。她商请我不要换她,怕换了环境就不能学识字了。

我说:“我不会换你,看到你抄字典我就来了精神。”

在我出院前夕,王大姐硬是把一本小字典上的四千多个字认全了,全部会读会写,部分会用。她识字后期阅读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希腊神话故事》。

编辑:石俊豪 熊冬梅 全丽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