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马雪芳专栏|父亲“逼”我考大学

作者:马雪芳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6-05 07:05:59

作者简介:马雪芳,江苏省常熟昆承湖外国语学校美好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学高级教师,常熟市学术带头人、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学习之星,上海市《快乐学习报》特聘执行主编、河南省《教育信息化论坛》特聘编辑,长期致力于小学生阅读、作文研究,出版专著四部,在全国各地教育报刊发表教育散文、教育教学论文千余篇。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了,我不禁回忆起自己的高考往事,想起当年父亲“逼”自己考大学的事情来。

1976年9月,我进入莫城中学高中部学习。那时学生高中毕业以后,大多自己找工作。有的学生选择在生产队里工作,有的去拜师学一门手艺,有的去大队小学当民办教师,有的去社办厂上班……我的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亲戚大多数都是农民,只有舅舅是一个木匠。想想我高中毕业以后的“出路”,可能有两条,要不留在生产队工作挣工分,要不就跟舅舅学木匠。在队上出工,男人的活儿都是些力气活,或是挖肥料潭,或是挑粪,或是开沟……我人长得瘦小,干这些重活,肯定不行。如果日复一日地如此劳作,我肯定吃不消!考虑了很久,我决定还是跟舅舅学木匠。学了木匠,一是可不干重活、体力活,二是工作环境好一些,不用被风吹雨打。父亲听了我“头头是道”的分析,觉得很是在理。第二天,他就请舅舅到我们家吃夜饭。晚饭吃到一半,舅舅终于知道了父亲请他吃这顿的用意,就一口答应说:“我今年53岁了,阿四就是我的关门徒弟了。”

1977年10月21日,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原本这个美好的消息应该会振奋激荡我这一颗年轻的心灵,然而,我深知自己小学、初中的功课基础差,参加高考考取大学,那简直是白日做梦。我的内心还是像平时一样平静,并没有一丝感到失望,因为木匠舅舅已经答应接收我这个徒弟,高中毕业以后我就有自己要走的人生之路了。

一天晚上,我已躺在床上。如水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在床前,我翻个身,准备入睡。忽然房门“嘎”的一声响,我赶紧翻转身子,啊,是父亲!“阿四,有好消息啦!”父亲激动地说。“啥好消息?”我疑惑地问。“你可以考大学啦,喏,报纸上登了!”透过月光,父亲把一张皱巴巴的报纸朝我做作业的桌上一放。“我早知道了,但我功课基础差,考不上的。老师说了,能考上大学的同学,100个学生中也只不过1到2个。”我淡然答道。可父亲突然急了,说:“你要去试一试的!”房间里没有点煤油灯,借着月光我看见父亲的脸似苦瓜一样,就灵机一动,说:“好,那就试一试吧。”“试一试,即使考不上大学,也没事,反正舅舅已经收下你这个关门徒弟啦!”这时父亲的脸上才出现了笑容。不久,我发现班上家庭经济条件好点的同学都在找门路托关系买考大学的复习资料了。可是我家生活拮据,哪有钱买复习资料,于是我也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一天放学回家,路过舅舅家门口,他突然把我叫住,一脸为难地说:“阿四,上午我已经与你爹说了,我身体大不如前了,后年收你为徒,怕是不行了,你还是卖力念书,一门心思考大学吧。”我的心里顿时“咯噔”一响,好久才缓过神来,强装镇定地说:“舅,这事实在不行的话,我和爹再想想其他办法吧。”我心里五味杂陈,但也很无奈,只能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

那时,我毕竟已经18岁了,是一个青年人了,我想既然学木匠的希望破灭了,那就只能硬着头皮、全力以赴考大学了,最坏的打算顶多是高考落榜,那我就留在生产队上工作挣工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上课似乎比以前用心得多了,回家作业也保质保量地完成。除此以外,没钱买复习资料,于是我便向几个要好点的同学借来了他们托人从北京、上海等地买来的数理化复习资料,抄下了一些上面的题目。每天晚上,我都会趴在床前的四仙桌上,在昏暗的柴油灯下,苦苦地练习——往往有大半的题目,即使我绞尽脑汁也做不出。第二天吃了午饭,我就会带着这些不会的题目去请教老师。

1979年5月,又有了新的情况,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考大学还是考中专。那时,为了使考学多增加一些希望,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考中专。那年的7月12日至13日,我们学校近一百个学生乘车前往设在城里的考点,参加苏州地区组织的中等专业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将近一个月后成绩揭晓,我校有10人在录取分数线以上,我是其中之一。最后我被江苏省苏州地区一所师范学校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父亲似乎比我还高兴,遇到熟人便说:“我们阿四考上大学哩!”在父亲心里,大学与中专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1979年9月6,父亲送我去师范学校报到的前一晚,家里办了6桌酒席,招待亲朋好友。席间,父亲让我去给亲戚朋友敬酒。轮到舅舅的那一桌了,舅舅已经喝得红光满面了。舅舅见了我,高兴地说:“阿四,要不是你爹当初来与我串通好,让我骗你说自己身体不行,不能收你做徒弟了,估计这顿酒就吃不到了。”说完他就哈哈大笑起来。啊!原来舅舅突然改变主意,不收我做木匠学徒了,是父亲想出来的“计策”啊!这是为了断了我的后路,让我下定决心全力以赴考大学,父亲真是用心良苦啊!

师范毕业至今已整整四十年了。四十年来,我坚定信仰,踏实地走在小学教育的路上,业务获奖无数,出版教育专著4部,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成为常熟昆承湖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校长,一路收获颇丰。现在想来,真的要感谢睿智的父亲“逼”我考大学,才有了我的今天啊!

编辑:邓莉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