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董小玉专栏|青春旺盛的成长底色——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作文点评

作者:董小玉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6-07 16:48:59

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作文以“成长”为题,同往年一样,侧重于从认识论角度,考查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与社会现象、展开辩证思考的能力。命题材料提供了“安静”“沉淀”“成长”等关键词,审题后考生应有似曾相识之感,因为有关“成长”、“选择”与“青春”的命题我们曾多次遇到。

这次作文提供的材料开放性强——“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给予考生广袤的哲思空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历年来从全国到地方的作文试题都提醒着我们要关注时代、扎根生活、视野宽阔。因此,考生落笔前不能一味沉浸在“小我”寻求“放松空间”的悲悲切切中,仍要做到“胸中有丘壑,眼中有山河”,置身于时代的洪流中,彰显青春蓬勃旺盛的成长底色。

具体而言,考生可从如下几个维度展开立意与撰写:

第一,淬炼思想的深度,宁静致远。静,自古为圣人先贤所推崇,它既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在现代生活中的我们,首先要学会在静中审视自己,挖掘生命的源动力,停下脚步与自我,和世界对话。尼采曾说:“我的思想应该告诉我现在站在何处;无论我浪迹何方,思想也不应背弃我;我喜欢未来的不确定性”一个人独立思考,向内挖掘,深邃辨析,就能激发出思维发展的高阶性。

第二,追寻文化的高度,静以修身。读书,使一个人的心灵得到文化的浸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从经、史、子、集之中,去感悟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精髓。如庄子垂钓濮水,陶潜采菊东篱,李白把酒邀月,欧阳修寄情山水……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通古今文化经脉,使文章情理交织,描绘出生命成长的文化底色。

第三,触摸时代的温度,静守初心。莫言曾说,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在这众声喧哗、信息爆炸的时代中,我们不能放弃信仰、丢失初心。如扎根山区40余年,帮助数千名山村女孩圆梦大学的张桂梅校长,她以柔肩担重任,用孱弱的身躯,为几千名女孩的生命注入教育力量。那一脸的沟壑,镌刻着她的坚定信仰、使命情怀和无限爱意。她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烛照出浮躁现实中的初心坚守。考生写作时,一定要联系现实生活,静极思动,这不仅是命题的初衷,也是考生观照当下的亮点所在。

好的作文题能够从个人认知、历史演进、社会时代、人类发展等多个维度激发考生的思考。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作文的命题材料,既有时代的共性特点,又内蕴“个性的彰显”和“创新意识的闪现”,在此基础上,考查考生的思辨力、审美力以及表达力,对考生的人生成长有积极意义。

编辑:别致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