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静专栏|枇杷花里闭门居
作者:任静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6-11 00:00:59初夏,枇杷树结出不少绿绿的果实,沉甸甸地挂在枝头,最高处的枇杷果已开始泛黄成熟。树下有位年轻女子,正踮着脚尖采摘枝头青涩的枇杷。女子身材高挑,着一袭素雅长裙,举着纤细的手臂,那清丽出尘的背影,不禁让人产生一刹那的恍惚。我驻足观望良久,突然联想到那位在枇杷花香里写诗制笺的女诗人。
唐朝诗人王建在《寄蜀中薛涛校书》一诗中对才女薛涛和院墙外枇杷树有过描绘:“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于今少,管领春风总不如。”默默吟诵,不觉陷入唐诗的意蕴中,仿佛见到才女踮着脚尖伸出修长手臂采摘枇杷果,又用纤纤玉指一颗一颗拈起精挑细选的枇杷,盛于白玉盘中,等待心上人前来赴约。薛涛一生只深爱过一人,那种刻骨的相思,透过她深情的文字可感可触。
薛涛才华过人,富有思想,幼时即显出过人天赋,后因父亲过早去世,家境贫寒,无奈只得沦为乐伎,曾有著名的薛涛笺传世。薛涛笺以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渗入井水,制成粉红色的纸张,风干后有松花纹路。想象一下,粉红色的带有松花纹路的信笺是多么诗意美丽,这该是出自怎样细腻和婉转灵秀的手?也唯有如此美丽纸张,才配得上才女清丽婉约的诗句。
唐德宗年间,统领西南、能诗善文的儒雅官员韦皋,听说薛涛诗才出众,且是官宦之后,破格将她召到帅府侍宴赋诗。韦皋惜薛涛之才,准备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后虽因为种种原因未付诸现实,但“女校书”之名却不胫而走,薛涛因此被世人称为“扫眉才子”。
据传当时与薛涛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当时文坛大腕白居易、张籍、杜牧、刘禹锡等著名诗人,让薛涛动情的却是才子元稹。薛涛四十二岁时,元稹只有三十一岁,初见乍惊欢,久处仍怦然,薛涛对比自己小十一岁的元稹,一见倾心。不承想这一念心动,便是一场万劫不复的沦陷。在这段时间,这对忘年恋缠绵缱绻,郎情妾意,欢娱只恨长夜短。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一年后,元稹移务洛阳,从此一别就是永诀。
元稹离开后,起初心中也对这位才女充满了思慕之情。他曾寄诗给薛涛:“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词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细细研读这首诗,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元稹对于才女的思慕之情。大凡像薛涛这样浪漫多情的奇女子,都渴望同样优秀出色的男人肯定或者欣赏自己的才气与志向,薛涛认定元稹恰好就是最懂她的那个男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心爱的男人离去后,薛涛眼里再无风景,从此寄情诗词:“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簪垂朝镜,春风知不知。”起初,她对爱情还抱有美好幻想,一味寄情诗词,揪心地相思和期盼。可是春去春归,时光更迭,对方音信渐渺,薛涛越盼越失望。
自古多情总被无情负,千般深情终付流水。如果说曾经的郎情妾意皆是出乎真情,却也禁不住时光的流逝,逐渐褪色。当薛涛身处苦相思之时,那个薄幸的男人正与别的女人打得火热,哪里还记得远方的翘首等待。也许在元稹眼里,风尘才女薛涛早已是过眼烟云,只不过是无数个和他诗酒共乐的乐伎之一,只是他生命中的过客,一支浪漫的小插曲而已。
薛涛退隐之后,一直在溪水边制作精致的粉笺,直至心如古井,孤独地老去。我们无法猜度,她那份深锁的寂寞如今是否还在浣花溪边悠悠飘荡?
有一年五月,一位和我同宗的大哥从重庆万州赶来西安游玩,顺便给我带来了两箱枇杷。这在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枇杷果是稀罕物,于是我将之分送给周围的亲朋好友品尝。我凝视着纸箱里青里透黄的枇杷,拈起一颗在病房水龙头上冲洗干净,轻轻咬一口,甘甜爽口,满口鲜嫩汁水,直甜到心里去。
同宗大哥也有一腔文学情怀,他特别欣赏我的文采,先后邮购过我的好几本书,并能与文字里的真情达成强烈共鸣。最出乎我意料的是,这样一位教数学的老师,会在每天早读时朗读我的一篇散文给他的学生们听。他说我文字里的深情,感动了他和学生们,数次令他们潸然泪下。其实,他朗读我的散文给学生听这个举止,也令我感动得热泪盈眶。由于相见的时间很短暂,加之又是在病房那样一个特殊环境,我们并没有聊很多内容。不过那次谈话给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时过境迁,我仍然记得他那隐于枇杷花丛中的校舍与学子们。后来由于生活忙碌,我很少再与同宗大哥联系,推算一下年龄,他今年也该退下来了吧,不知他在那座枇杷花绽放的城市里生活得可好?
站在初夏的阳光里,我遥想浣花溪边正在盛开的枇杷花,素雅幽香的花瓣儿,淡白中透出一缕鹅黄,团团簇簇,隐在凝碧的琵琶叶间。我恍然看到当年那位铅华洗净的女子静坐花间,凉风习习,夕晖斜映花丛,暖着寒风中的白花,千年前亦是这般模样吗?渐渐地,我的思绪从浣花溪边飞跃而起,越过巴山巫峡,停驻于四川盆地东缘那曾经万商云集的万州。那未曾一识的万州中学校舍,是否仍旧隐于枇杷花丛中?也许我的那位同宗大哥,此刻正在过着枇杷花里闭门居的恬淡生活吧。
(作者系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
编辑:郭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