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牢“现场思维” 写好“调研文章”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6-12 10:30:59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中央决定将“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修好调查研究政治必修课,既是夯实主题教育的内在要义,也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外在动能。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以树牢“现场思维”推动调查研究“方向明”“问题清”“对策准”,为推动主题教育落地落细和事业发展再上台阶筑牢更为坚实的保障。
理论阐释到现场,当好思想传播“宣讲员”。调查研究既是通过现场了解情况,也是通过现场宣传思想。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做理论“学习者”,更要当思想“传播者”。在现场宣讲中,要多深入思考“群众想听什么、群众想学什么、群众想要什么”,善于转变宣讲方式,在调查研究现场通过“乡村广场”“农耕讲堂”“农家书屋”等宣讲形式,集中分散、灵活多样地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让伟大思想潜移默化到寻常百姓家、中华大地上。
掌握情况到现场,用好数据收集“探照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调查研究不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必须深入现场、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通过“真看、真问、真听、真访”等方式掌握最新情况、客观数据、真实建议,切实为抓实调查研究工作夯实基础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多到农村、山区、库区的困难群众身边去,多到情况复杂、问题突出、积弊繁多的地方单位去,摸准情况、吃透问题,真正为群众服务、向群众学习,将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等体现到工作的推动上。
解决问题到现场,练好为民服务“基本功”。调查研究重在调查问题、研究成效。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做好调查研究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深入思考本系统、本单位、本部门在工作中的堵点、淤点、难点问题,找准切入点、落脚点和着力点,通过现场查看、现场访谈、现场倾听、现场问卷等方式对掌握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能够第一时间在现场解决的,立马解决;对还需时间推进的,明确“时间表”、绘好“路线图”、制订“任务书”,并及时反馈给群众和相关单位,切实通过问题解决的实效体现调查研究的成效。
检视整改到现场,扣好细化落实“大闭环”。调查研究不仅可以掌握情况,也利于收集建议。在现场调研中,总会听到最真实的看法、最务实的建议、最科学的路径,这些宝贵智慧对推动工作、加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将群众的意见建议当作检视整改的参照系、科学决策的指南针、推动发展的大引擎,构建“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督查回访”闭环工作体系,对于能够及时整改和吸收的意见建议在现场及时兑现,对不能及时整改和吸收的意见建议,制订切实可行的专项整治整改方案,以学习促整治,以整治促提升,以提升促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定期开展现场“回头看”工作,对调查研究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对调研对象进行跟踪回访,切实把调查研究成果运用到提升业务管理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上。
(作者单位系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编辑:柳香璐 冉开梅 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