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宋扬专栏|观察

作者:宋扬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6-25 08:08:59

静坐在门口观察路人,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从我监考的教室窗户望出去,目力所及仅仅是一段50米左右的街道。出现在视线里最多的是一个车辆停放收费员。他骑一辆共享单车,服务于他人,也享受共享单车提供的服务。在街道上,他可以旁若无人地抽烟,因为他的工作场所太宽广,没有在办公室上班的条条框框。但他又是警觉的,一排排小车停在那里,就像一群鸭子。他就如放鸭人,得盯着有没有鸭子溜号——一不留神,车主就可能跑啦!

两辆出租车几乎是并排驶过。对司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是家人的生活来源。高档小车缓缓开来,走走停停,司机可能正朝窗外张望——路旁的美食店改换门庭啦,是不是该品尝一下呢?

电动三轮也经过,只传来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梭梭声。时光倒回到几十年前,如果这里也有街道,应该是拉货的板车吱嘎吱嘎摇过吧。板车上的货品应该比今天少了许多种类,而有一点肯定是相同的——莫外乎油盐米和酱醋茶。

居然有“突突突突”的拖拉机蹒跚而来,老态龙钟。就算是小县城,它们也只能偷偷摸摸进来。车上载的应该是装修建渣,小装修公司一般不会请运费更贵的大货车,记得我们村的“东方红”手扶式拖拉机披红挂彩从县城开回来时,一路鞭炮一路歌,那是县里发给先进村的奖品,可谓气宇轩昂!

自行车更多。70岁左右的老头子骑的是老28圈,他们当年学骑自行车时,大概也是蹬三脚架学会的吧。居然也有老年人骑共享单车,老年人也学会用智能手机扫码用车了。

卖豆花凉面的把自行车骑成了“偏三轮”——颇似三轮摩托车的那种。“豆花儿,凉面”,扩音机不停地吆喝,还是敲麻糖的更具声音的美感,叮叮当当自成曲调,根本无须干枯地吆喝。

步行的老太太一看也是来自农村的,城里老太太时髦的烫发,时尚的大衣她没有。她的袄子颜色不再是在老家时的花花绿绿了,但里面肯定有习惯了的白白的棉花——也许她就喜欢棉花的暖和。老太太前面不远有一位优雅的女士,手一扬,瓜子壳抛向一边,这个机械的动作熟练持续着,直到她消失在茶楼门口。她是要赴一场牌约?希望她手气好点,否则她出来时肯定没有刚才那样优雅的神情。

突发奇想,有没有人观察我呢?街对面有个人在傻傻地发呆,他的面前,有一群正安静考试的学生。

一歌星来我所在的小城体育场开演唱会,他有几首歌确实深入我心,为KTV必点曲目。但我还不至于疯狂追星,饭后朝演唱会会场信步而去,只为感受下现场氛围。

几番人头攒动,在体育场外听了几首熟悉的歌曲,其他就吊不起我胃口了,于是寻一共享单车往回骑行。歌星的声音渐行渐远,再次经过图书馆时,有好听的歌声又越来越清晰。纳闷片刻后恍然大悟——一定是卖歌碟的。骑车穿过马路,竟然是一青年手持话筒,双目微闭旁若无人地正在演唱。他的声音干净清澈,我怀疑地环顾四周,确认此时旁边就只有我一人,瞬间有种VIP贵宾的惶恐。我禁不住又伸长脖子,定睛一看,确定他不是假唱对口型,心中的敬佩油然而生。此时我才注意到他旁边有个大大的纸箱,里面散乱蓬松地放着一些大大小小面额的零钱。我赶紧离开,几乎是逃也似的一蹬车,有种占了便宜的愧疚。

“我们的爱情到这儿刚刚好……”,青年的歌声依然平静地诉说着深情,有一种触碰内心的柔软,我的自行车走不动了。我掏出钱包一看,里面除了几张没舍得交给歌星演唱会“黄牛党”大票子,还有一张五元的零钱。那就回去再听听吧,我下定了决心。然而,就在我骑回去时,青年的歌声戛然而止。我远远地定住车,是继续回去扔给他五元吗?这五元岂不成了施舍!如果他原本已经打算收拾行头离开,见我给钱只能再来一曲,岂不是更强人所难?原来,我已经错过了倾听他,甚至与他攀谈一下的最佳时间,就在我先前逃离时,一切已经注定。

我悻悻地离开,背后是歌星演唱会光芒四射的灯火和一个体验生活的大学生歌手……

五点,我走出校园的大门时,西方的太阳已经慵慵欲坠。

我快速走出校门,去取预定的枇杷。卖枇杷的是我同事的同学,枇杷是那人自己种的。她家就在县城不远的乡下。枇杷在当天摘下,图个新鲜,买的人不少。我的同事出于好心,帮助同学打开了销路。买的和卖的都满意,双赢。据说她这一趟要送400斤过来,昨天已经通过微信群统计好了各自要购买的数量。我匆匆赶去约定的地点,在一堆车辆中左顾右盼。她发现了我,脸上堆着笑:“你是买枇杷的哇?”我忙点了头:“嗯,枇杷呢?”再一低头,她的手撑在一辆白色的轿车上,车不算差,八成新,得值不少钱。我心里一惊“种枇杷的都开轿车啦!”她忙打开车门,从后备箱提出一袋枇杷说:“10斤的,就这一袋了”。我付钱给她,这才注意她伸过来的手——干枯,有些微微皲裂。这显然是双劳作的手,准确地说,这双手今天上午还在烈日下摘过枇杷。我再看她的脸——黝黑冒汗。几绺辫子没扎住的鬓发随意飘在额头,发黄发白。我有些惊愕,很难想象她和我的那个同事是同龄人。不同的命运有不同的人生轨迹。她的生活应该算是不错的——她的家就在省城近郊,家里有果园,有新车。但果园肯定还没有达到可以让她当“翘脚老板”的规模,所以她还得在土地里亲力亲为。想到这里,她的与年龄不符的苍老倒让人肃然起敬了。

六点,我趁着晚霞去附近的公园走走。

公园的夏天着实让人惊喜。我躲在湖边树林里拍一只白鹭,我正在选取最佳的拍照角度,突然,尴尬的一幕出现了——我发现小溪对面的树林里有个女人的手机也对准了我。她从树后走出来。小溪不宽,我们都发现了对方。我们相视尴尬一笑,算是彼此对不是偷拍对方的解释。想起卞之琳的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生活有时根本不是这样的唯美,我们只是破坏了别人的风景而已。

七点半,在白天人满为患的图书馆稀稀拉拉坐了几个读者。管理员安静地坐在服务台看她的书。查书借书完后,看看还有一些时间,我便坐下来慢慢看书不用给学生上晚自习的晚上异常的清闲。八点二十不到,噼里啪啦搬动椅子的声音响起。是那个管理员在整理桌椅准备下班了。她风风火火的,完全不是刚才的安静淑女的形象。她不时催促某个沉迷书中恋恋不舍的读者“要下班了哈!要下班了哈!”八点三十分,我们几个读者几乎是被她连劝带赶地“请”出了图书馆,她频繁交替的双脚走得虎虎生风,恨不得就要跑起来的样子。她怎么就不愿意多待一分钟呢?是家里有孩子要带,还是要去赴一场约会?这些都是她准点下班的正当理由。我只是好奇地想,哪怕今晚她闲来无事,也一定会在这个时间点关门离开。这既是制度要求,也可能是习惯性的职业逃离。图书馆夜读在读者看来无比惬意,在她看来却是苦恼的加班。换位思考一番,她的安静与焦躁都是可以理解的。

(作者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王耀东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