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加林专栏|开心陀螺
作者:乔加林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6-25 22:47:59小时候经常玩陀螺,那时候,村里孩子的玩具大多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
那时候,孩子们的玩具很少,大多就地取材。特别是陀螺,而制作陀螺的方法很简单。首先选一截上好的木棍,用锯子锯下一小段,再用斧子进行加工。用大圆柱作头,小圆柱作腰,把一头削尖,然后在尖部挖出一个小窝,找一个稍大一点的金属滚珠砸进窝里,最后用砂纸打磨光滑,陀螺基本就制作完成了。除了本体,玩陀螺还要配上一根鞭子,鞭子是一根细绳系在一根食指粗细的木棍上做成的。
玩的时候,将鞭绳缠绕在陀螺上,尖头朝下,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大拇指轻轻地压住上面,右手抽拉鞭杆,陀螺瞬间就从左手弹出而旋转起来。用鞭子再紧抽两下,这时陀螺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般飞快地旋转起来,随后浮土的地面上就会出现一道道弯曲的凹痕,直到寻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点,在原地打转,这时的陀螺才可以显示出它的精彩、迷人之处。说起陀螺,最让小伙伴们兴奋的莫过于“互撞”了。“互撞”就是彼此二人将自己的陀螺抽到认为最佳的状态,其中一人将自己的陀螺猛抽一鞭,让它们撞在一起,在这碰撞之间,比赛着看谁的陀螺先倒地,还可以看谁的陀螺旋转时间最长。最有趣的就是美化陀螺了,小伙伴们为了让自己的陀螺与众不同,用彩色粉笔一圈一圈地涂上去,也有的把红墨水涂染在陀螺上。没有红墨水的,就用沾了水的红纸把陀螺包裹起来,待陀螺染红了再把红纸撕下来。经过小伙伴们精心加工后的陀螺,旋转起来色彩缤纷,好看极了。
在下课的时候,操场上大多是男同学在玩陀螺。记得一次,就在大家玩得起劲时,忽然,有一个五色斑斓的大陀螺泛着彩,朝我们这边飘移过来,随即又闪移我身后。我的目光也追逐着它转过身去,定睛一看,原来陀螺的主人是五年级的大哥哥,他的陀螺,色彩斑斓,大而不笨拙,硕大的陀螺在他的手里玩得娴熟轻盈,让我们羡慕不已。
放学回到家,我又迫不及待地跑到巷口里找一根粗点的木头,拿起钢锯条制作一个大点的陀螺。制作陀螺看似简单,其实也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一是尖的部分越短越好,这样它的重心才会低,转速快、不易倒。二是尖部一定在正中心,这样陀螺就能保持平衡,转的时间就会长。
经过两天的精心加工后,我的大陀螺终于完成了,我把贴在大门上的春联撕下来用水打湿包在陀螺上,大陀螺很快变成了红色。然后又重新制作一根小竹鞭,并在末端系上一条略长的布带。全部完成后,我一溜烟地跑向村西头的大晒场上。空旷的晒场上,已经响起抽打陀螺的“啪啪”声。有几个小伙伴围在晒场中央,使劲挥动手中的小鞭子,愉快地追打着飞速旋转的陀螺。
我走到晒场中央,试着挥了一下竹鞭,布带长度刚好。掏出新制作的陀螺,用布带缠了三圈。我弯下身子,把心爱的宝贝轻轻立在地上,迅速抽动布带,带动陀螺开始旋转。然后,快速挥起竹鞭,舞动布带精准地抽向陀螺,使其平稳地转动起来。陀螺在晒场上直立旋转,宛如一位欢快地跳着芭蕾的少女,片刻不停。小伙伴们都聚拢在一起,一边挥舞着鞭子,一边开心地说笑。有时来了兴致,非得比试一下谁的陀螺旋转得“火力”最猛。大家围在一起,手中的竹鞭一下比一下用力,眼睛一刻不敢离开地面,静静看着木陀螺互相挤撞一起的场景,彼此心里都期盼着自己那只陀螺能在碰撞时将对方撞倒,而心爱的宝贝依然转得又快又稳。往往此时,飞速旋转的陀螺因为过于尽情地舞蹈,对主人的心意无动于衷,两只宝贝似乎有了默契,都各自玩耍一番,双双偶尔挤撞几下,也不影响对方的快乐心情,只有玩得有些筋疲力尽了,才会重新挤到一起,轻轻触碰一下,最后慢慢停止转动,相互倒在一起。
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儿时玩陀螺的情景时常浮现在脑海里,成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有时候我在想,人生难道不也是如此吗?每天东奔西走地忙碌着、旋转着、生活着,人生就像陀螺一样,充满着欢乐、充满着艰辛、也充满着变数。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人生才丰富多彩。
(作者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会江苏分会副会长)
编辑:王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