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加林专栏|童年时的夏天
作者:乔加林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7-02 12:05:17童年时的夏天,就是一个字,热。那时候农村还没有通上电,更别说电风扇和空调了。
那时的夏天,虽然很热,却是孩子们的天堂,可以下河游泳、逮鱼摸虾,还可以在池塘或小河里钓鱼。
夏天,大多是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云彩,太阳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一阵东南风刮来,从地上卷起一层层白色气浪,火烧火燎得让人感到很窒息。
那时的村庄是被树林包围着的,夏日,到处都是绿树成荫。村民们在树荫下乘凉,呼吸着空气中带着泥土芳香的气息,夏日的乡村风情更加显得妩媚妖娆。
消暑也很简单,每家都会在院门前或晒场风口处搭个凉棚。吃饭时端着碗到房子山墙巷口和邻居们一边吃着饭一边聊着天,这里是乡亲们纳凉的好地方。早上,母亲都会煮一锅绿豆茶,就着自家腌制的酱豆或萝卜干和菜地里刚摘的黄瓜凉拌粉皮,吃着包皮饼。早餐喝碗凉透的绿豆茶,会让人精神一整天。
村民们大多每人手持一把扇子。那时的扇子就是两种,一种芭蕉扇,一种蒲扇。小时候纳凉时通常都用芭蕉扇,风大,还能驱赶蚊子。此外,还有一种大蒲扇,轻软柔和,不怕折压。倘若睡觉时摇着摇着睡着了,压在身下也不会弄坏。小的时候,母亲经常会坐在床沿,为我摇着扇子,有节奏地扇起柔柔凉凉的风,哼唱着小曲很快把我送入了梦乡。
多年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很快,我们村终于通上了电。我们家里买了一台电风吊扇安装在堂屋中间大梁上。那时乡村只有吊扇,落地扇还没有出现,就连吊扇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等到天热的时候,吊扇就开始昼夜不停地工作,刚开始的时候,风扇悠悠地转着,一阵阵清凉的风迎面扑来,于是我们小孩子就会拍着手,高兴得手舞足蹈。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天气越来越热。在高温的日子,连电风扇扇出来的风都是热的。为了能凉快些,大人小孩一边吹电风扇,一边摇扇子,可是扇子也不够用了。三伏天里,村庄后面静静流淌的金陈河成了孩子们的最爱,大人们千叮咛万嘱咐,不准自家孩子独自到河里游泳,但其实没几个能管得住的。
那时,太阳特别的毒辣,蒸笼一般的闷热,让人喘不过气来,即便坐着什么也不做,汗水也会不断地从身上流下来。天空中没有一片云朵,没有一丝微风,头顶上的烈日,让人们无处躲闪,所有的庄稼和树木都无精打采地站在那里耷拉着脑袋。
夜晚,乡亲们很少在自家屋子里睡觉,大多在屋外面找有风的地方纳凉。乡村的夏夜,比起城里要凉爽许多,尤其是河堤上或水渠埂上,时不时有清风徐徐吹过,让人神清气爽。
童年时的夏天,小伙伴们只有2分钱一根的水冰棒解馋,虽然没有各种饮料食用,但有另一件高兴事,那就是午睡醒来吃西瓜。大人们会早早把地里的西瓜摘下来,打一桶井水,把西瓜放在井水里,被井水浸过的西瓜,冰凉冰凉的。手捧着西瓜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挖着吃,尤其是最中心的那一勺,红红的、甜甜的,一勺下去,满口生津。
回想儿时的夏天,瞬间满满的幸福感就会洋溢在心里和脸上。
(作者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会江苏分会副会长)
编辑:王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