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曾海波专栏|舌尖上的扁豆

作者:曾海波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7-02 12:58:59

我家西边有个小院,用篱笆围成,二十来平方米,我把扁豆种在墙角向阳处。每天推窗,便能陶醉在绿色的风景里。勤劳的妻子用竹竿支起简易的豆架,缠绕一些绳子,如张灯结彩般布满棚架。

不知不觉,扁豆的触须,弯弯曲曲顺绳而攀,并向四周伸展,像一柄伞,越撑越开,越爬越长。它们昂起头,像摇滚的五线乐谱。微风时刻,那细细的藤蔓像在演奏一样,频频摆动。

“春种一粒豆,秋收万粒豆。”扁豆的繁殖能力特别强,偶尔施点肥、浇点水,它们便一片葱茏。绿藤是它的根基,雨润藤蔓时,叶吮滴露,花瓣珠雨,令人赏心悦目。扁豆经过阳光的照耀、雨水的洗礼,把地铺排得密密实实。

扁豆叶,一柄三叶,如连柄的心形团扇。风一起,层层绿叶招展翻飞,恰似摇动着一把把翠扇。扁豆的花呈蝶形,好似一只只蝴蝶落在扁豆茎上。它开出的花,一种是净白色,一种是淡绿色,一种是紫红色,如星辰般地交替闪烁。绿花结出的扁豆,自然舒展;白花结出的扁豆,皮色浅绿中带有乳白色,有几分雅致;紫红花结出的扁豆,浓而且艳,像贵妇人穿的紫旗袍。扁豆花开后旋即结角,三五一排,层层叠叠。串串花藤上,既有豆荚又有豆花,花在上,荚在下,一字儿排开,似兄弟姐妹团结在一起。

每回看到扁豆花星星点点地摇曳、绽放,以及扁豆青绿的、紫紫的样子,忍不住捏一捏,把玩一番,仿佛捏着孩子可爱的小脸蛋,绿里透白,绿中挂紫,剔透晶莹,一片清秀或艳丽的姿态。

扁豆是时令鲜菜,食前要充分炒熟或煮熟,这要养成习惯。妻子炒扁豆时,将撕筋后的豆荚掐成两三段,洗净后,用沸水烫一烫、沥干;在锅中倒些植物油烧热,投入姜、蒜片炝锅,再倒入扁豆煸炒,放适量酱油、精盐和少量水,大火焖烧,在一阵吱吱啦啦声音里,放入青椒,少许白糖,置入锅内,不停地翻炒,大约几分钟,当扁豆起了小皱皮,青悠悠、香喷喷,由淡黄至焦黄时,随之起锅装盘,大家围着桌子,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开胃大嚼起来。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在烈日当头、“蜻蜓蛱蝶乱飞”的酷暑里,为了防止霉变,扁豆一般要晒干储存。制作 成干扁豆,是个细心活。妻子将洗净的扁豆用水泡十来分钟,然后,在铁锅里煮到八成熟,捞出来,沥干水分,放到竹架上晾晒,看起来就像一溜溜绿色的琴键,在经历了几个大太阳之后,干扁豆晒去汁液,变成皱巴巴的模样,连它的籽粒也清晰可见。然后,撒在簸箩里,晾干,放入小口坛子里,撒上盐粒,丢把红尖椒、姜块、蒜。不要放葱,葱会影响味道,最后,密封起来。

在一场雪后的冬日,妻子将电火锅摆在厨房的中间,拿出贮存好的干扁豆,切成寸许,用开水浸泡一两个小时,干扁豆体积逐渐膨胀,大出原来两三倍的样子,再搁些盐、花椒,放在火锅里细火慢炖,任扁豆在火锅肚子里翻腾,均匀地吸收盐分和花椒的香气。这时,妻子把五花肉、豆腐和平菇加进去,一边用铁勺不时地将豆腐等食材翻身。

火锅汤里的营养,一股脑儿被干扁豆所吸收。随着热力的增强,扁豆变得绵软而有筋道,汤中扁豆翠绿清爽,珠圆玉润。也可习惯性加些食醋,减少扁豆的副作用。吹凉后轻咬慢品,唇齿间漫浸了那种依依不舍的味觉,韧性十足,齿有余香,口里直喊“爽!爽!爽!”

火锅里,有白白胖胖的豆腐,膨大的扁豆,和鲜爽的平菇,清香扑鼻,油而不腻,热气混同香气一同滑进肚里。妻子在一旁说,慢点慢点,没人跟你抢,吹凉了再吃。扁豆入味三分,入口融融,暖心安逸,真是人间的美味。

粉蒸肉垫干扁豆,是妻子的拿手好菜。抓一把扁豆干在热水里泡软,再切几块腊肉炒出来。揭开锅盖,香气四溢。闭上眼,软糯交织,暖肺暖胃,舌头贪恋油而不腻的扁豆,少了些刚晒时的涩味,多了历经翻晒后略甜的圆融。在吃多了大鱼大肉的时候,来一份清淡可口的扁豆,真的很享受。

干扁豆既可以煮,也可以蒸,粉嘟嘟的;把扁豆放在米中蒸饭吃,绿白相间,胃口大开,闻起来香,嚼起来更香。扁豆饭普普通通,不需要高超的烹饪技法,却入心入胃。其缘由,除了扁豆与米饭的水乳交融外,还在于那掺入亲情的农家水土的缘由吧。

(作者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周龙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