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大数据赋能教育评价改革 全面提升教育的温度精度效度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7-06 14:27:3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总牵引,是促进教育生态性根本变革、教育服务格局性重塑的根本纲领。通过大数据赋能,用现代教育技术、工具和平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是推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支撑。

合川区是重庆的教育大区,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集大成之所在,基础教育在重庆、四川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目前受教育人口在全区的占比达到23.04%,其中基础教育、中职教育学生达到16.5万人。但全区教育改革发展受历史与现实等诸多因素制约,分数论英雄、升学论成败与“决不输在起跑线”等传统观念还广泛存在,教育功利化、短视化,评价的形式化、单一化导致社会的教育焦虑、“内卷”突出,部分学生心理状态不佳。改变评价导向,变革教育生态,重塑教育格局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同时,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双减”“五项管理”等政策的出台,为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手段、路径和载体。基于中央要求、社会呼吁、教育需求等诸多因素,合川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着力转变评价理念、科学构建评价标准、创新优化评价工具、全面夯实评价保障,有力提升教育的温度精度效度,为加快建设基础教育和应用技术教育强区、构筑区域性教育高地注入强大动能。

以共融共建为抓手,形成科学评价理念。一是党政干部共建“评价观”。举全区之力抓好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这一“龙头”,重塑教育生态。举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数字化变革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专题辅导报告会,引领区级、部门及镇街领导变革评价观。严格对标中央、市委评价改革精神,组织开展“十不得、一严禁”自查自纠专项行动6场次,废止文件17个,修订文件12个,出台新文件14个,从根本上解决好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二是教育系统共探“改革观”。组织召开中小学校长专题培训会、专题研讨会,评价改革工作推进会、座谈会、现场会等20余场,开展数字化应用培训会30余场次,引导教育系统转变育人观念、育人方式。三是家庭社会共育“成才观”。将家校社共育作为社会治理重要内容,成立区级家校社共育专委会,入住政法委牵头打造的全市首个社会治理共治中心,建立专家团队、指导团队、讲师团队三支队伍。联合区妇联等部门,依托7所社区家长学校对1000余名学生开展青少年多维认知测评,举办生涯规划讲座8场次,顺应学生性格、潜能,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个性成才。

以数字教育为驱动,创新智能评价工具。一是搭好云平台。搭建大数据精准教学云平台、教学全场景数字化采集系统、大数据监测管理系统,覆盖全区140所中小学、近9400名中小学教师、13.7万名中小学生,打造全区教育数字中心,为学校、教师、学生评价数据采集监测夯实基座。同时,加大智慧教育投入,全区中小学教室班班通一体机配备率达100%,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打造市级智慧校园示范校22所。二是建好资源库。建立“行知品质课程”教学资源库,链接国家中小学教育资源平台、重庆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同时链接学科网、高考资源网,为全区教师课前备课、课中教学、课后作业设计提供资源库,有效助力区域基础教育城乡均衡、学科均衡。目前已上传汇聚优质课件6.9万余件,精选题例29.3万余例。三是用好大数据。构建区域“数据驾驶舱”,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课堂高效教学,实现教育教学全场景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智能诊断、实时反馈,推动“教与学、研与训、督与导”的教育变革。教师通过云平台授课2899万次,布置作业1806万次,创新“教师精选时长作业—学生纸质作答扫描—平台数据分析反馈—个性作业靶向投放”四阶作业管理模式,使作业管理从“可视”到“可控”,为学生量身定制“靶向作业”“个性化作业”,建成500余人的教研专家库,教育督导从“样本数据”转变为“全体数据”,教与学的多模态、全息数据库正在形成。

以行知思想为引领,构建特色评价体系。一是全场景评价学校,推动“一校一策”精准管理。创新开展“党建统领·赶考亮卷”行动,以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引擎,实现党建统领学校发展,答好忠诚卷把好办学方向、答好担当卷深化教学改革、答好作风卷促进教师发展、答好创新卷培育时代新人、答好服务卷加强学校管理、答好清廉卷管好干部队伍,通过大数据平台监测和分析学校办学水平,支撑区域教育教学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促进区域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及质量提升。二是全周期评价教师,驱动“一师一案”精准进阶。创新构建“教师职业生涯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实施“新入职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五梯人才队伍培养模式,打通教师“成长、成熟、成才、成名、成家”五阶上升通道,通过大数据平台对教师的教学研修等数据实行伴随式采集和科学分析,驱动教师全程进阶、全员进益、全面进步,加快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三是全过程评价学生,生成“一生一档”精准画像。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全域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将“五育”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打造童心、红心、忠心、决心“四心向党”德育品牌,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以智启人,构建“新二十三常能”课程体系,持续深耕课堂主阵地;以体育人,完善“健康教育+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三级教学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美化人,做靓“儿童画之乡”城市名片,建立音乐、美术名家工作室,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教学;以劳塑人,实行普职融合式教学,在普通教育阶段涵养职业素养,前置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劳动育人途径。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学生发展数据进行伴随式的采集,探索建立链条化、过程化、终身化的学生成长数字档案,加快构建学生数字化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以为党育人为初心,夯实评价基础保障。一是加强政策保障。将把教育评价改革纳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基础教育和应用技术教育强区规划等重大政策予以保障,作为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的重大项目予以保障。二是加强队伍保障。组建评价改革工作专班,由区委教育领导小组组长任专班组长,将改革落实情况作为区委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履行教育职责报告内容,加强评价统筹。组建教育评价改革专委会,建成专家库、策略库,提高评价能力。组建家校社共育专委会,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升评价合力。三是加强经费保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大力建设智慧校园,夯实评价硬件。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以来,合川区上下一心、主动探索、大力创新,整体推动教育评价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扎实推进,基本构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机制,培育四个市级德育品牌。课堂真正成为减负提质主阵地,家长“双减”满意度达98.82%,“双减”工作经验8次被教育部“双减”快报刊发。二是大数据赋能提质增效。各中小学全覆盖使用大数据教学平台,集智能化教学、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完善,促进“教与学、研与训、督与评”深度变革。全面构建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创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研、培训,教育督导从“样本数据”转变为“全体数据”,先后获评中央电教馆智慧研修平台试点区县、2021年网络应用空间学习普及活动优秀区域。三是改革探索百花齐放。全区中小学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主动探索构建科学的教师、学生评价体系,培育示范学校22个,凉亭子小学学习力、创新力、领导力“三力”教师评价体系,濮湖小学“1+6+N幸福乐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育才职教中心“五育融合、四维进阶”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等都各具特色,全区评价改革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在工作中我们也积淀了一些改革经验,供交流探讨。转变评价思想观念是第一前提。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价值观的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持续加大对科学教育理念和改革政策的解读宣传力度,让摒弃“五唯”顽瘴痼疾成为社会共识。深挖本地资源是第一优势。合川是全国育才学校的发源地、精神故乡,弘扬传承陶行知思想是中国精神价值所需、教育发展所需,陶行知先生用“六大解放”回答了今天评价改革、“双减”、“五育并举”的本质,是合川乃至全国教育的宝贵财富,不断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中彰显出新的生命力。用好数据赋能是第一动力。大力推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立多层级的教育教学评价资源数据库,为加快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提供精准依据,也为全面推进教学模式创新和评价方式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是第一保障。教育评价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要有力回答“强国建设、教育何为”这一时代课题。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加强评价改革的政策、队伍、资金、项目等保障,更加注重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改革的指挥棒作用,坚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开辟教育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作者系重庆市合川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

编辑:蒋炀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