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为重点帮扶县发展高效特色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国家重点专项项目在渝启动

文章来源:重庆日报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7-16 22:26:09

7月15日,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组织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重点专项2022年度部省联动项目“重庆典型山区高效特色种养殖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在重庆正式启动。据悉,该项目组将开展茶叶、马铃薯、油茶、生猪等产业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为城口、巫溪、酉阳、彭水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启动会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据介绍,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属典型的丘陵山区,山地占76%,山高坡陡、耕地细碎,农业生产条件差,产业基础弱。尤其是在“山高峡深一线天,九山微水一分田”的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更是我国乡村产业振兴难点地区,迫切需要科技支撑。实践经验证明,发展山地高效特色产业,是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启动会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近年来,地处秦巴山区的城口县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生态茶业,明确提出将茶叶打造成乡村振兴支柱产业;巫溪县将马铃薯发展成为脱贫增收和助农致富支柱产业,常年播种面积38万亩,占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0.3%,被认定为全国首批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之一,已建成西南地区最大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地处武陵山区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目前全县有38 个乡镇(街道)158 个村发展油茶产业,全县良种油茶基地规模达36.3万亩,联结带动农户6.8万余户,并计划“十四五”期间建成油茶基地50万亩;彭水县正在加快推进生猪养殖转型升级,全县规模化生猪养殖场78个,年出栏生猪60万头以上,近日新希望集团100万头生猪养殖产业化项目已正式落户彭水。

▲专家正在进行研究介绍。

尽管如此,上述4个县农业产业还存在特色不突出、种植和养殖技术标准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不高等共性问题。

2021年,城口、巫溪、酉阳、彭水被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全面落实《科技支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助力当地乡村全面振兴,科技部将4个县党委政府推荐的茶叶、马铃薯、油茶、生猪等特色产业,纳入2022年部省联动专项进行重点支持。

▲专家正在进行研究介绍。

项目负责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中林研究员介绍,该项目自立项以来,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接下来,我们将针对4个重点帮扶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需求,集成与示范应用一批绿色、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及技术模式,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山区科技帮扶模式和经验,推动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通过项目的实施,预计到2025年,项目组将引进筛选茶树、油茶、生猪和马铃薯等优良品种10—14个,制定优质高效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16—18项,建立提质增效生产技术模式12—13套,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以上。建立茶叶、油茶和马铃薯示范基地3100亩以上、示范推广10000亩,良种(脱毒种薯)覆盖率90%以上、亩产提高10%以上,茶叶和油茶亩经济效益提高15%以上,夏秋茶利用率达到5%—10%,油茶商品率提高12%以上;建立年存栏1000头以上生猪核心示范基地1个,示范推广生长育肥猪10000头,良种覆盖率9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10%以上。研发茶叶、马铃薯和饲料新产品5—6个,技术培训4000人次以上,带动脱贫农户3200户,户均增收5000—10000元。


编辑:胡梦元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