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前方专栏|大暑时节话大暑
作者:魏前方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7-23 18:43:06蝉鸣荷香,雨涤谷黄。当太阳运行到黄经120度时,夏季最后一个农历节令——大暑,如约而至。古人把大暑分为三候:一侯腐草为萤——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之上,被三伏天的高温卵化而出。二候土润溽暑——三伏天上晒下蒸,天气闷热,但土地很潮湿,适应水生作物生长。三侯大雨时行——大暑这段时日常常有雷雨出现,但不规律,容易造成一些地方旱涝灾害。
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节,呈现一派“旱云飞火燎长空,白日浑如堕甑中”的酷热现象。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注:“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期间不仅天气闷热,且热气、湿气双重挟持,最易使人心气亏耗,尤其老人、儿童和体弱多病者,会引起体倦不适或者容易中暑。因此,在这段时日里面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吹空调要温度适当,不可温度过低而致身体受寒。要避免心烦气躁,保持心平气和,避免“情绪中署”。要少吃冷饮,多饮暖水,多喝绿豆汤、绿豆粥,多吃百合、黄瓜、紫菜、西瓜等消暑降温。还要多煮赤豆、薏米、南瓜等食物健脾养胃,补气养神。“瓜果邀儒客,菰满长墨池”是唐代诗人元稹的诗句,说的就是在“水风鼓炎热,如坐蒸炊上”的大暑期间,要调整好心态,注意科学饮食的道理。
大暑,是农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节。大暑期间不论是水生作物还是旱地农作物,都需要充沛雨水。俗话说“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说的就是这个时期的雨水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而这段时间的雷阵雨,正好满足这一条件。雷阵雨也称“跑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往往饭前下雨,饭后便停,晚上雷鸣电闪,早上晴空万里。虽然这种雷阵雨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它的降落具有偶然性和不均匀性,往往“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容易对一些地方造成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大暑,也是农事繁忙的时节。“禾到大暑日夜黄”,“栽秧割麦两头忙”。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大暑期间除早稻收割,晚稻抢插外,旱作物的田间管理也刻不容缓,三件农事叠加,称之为“双抢一管”。有农谚说,“早稻抢日,晚稻抢时”,“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是告诉人们要不违农时,确保早稻丰产丰收,颗粒归仓,也是确保晚稻适时移栽,为晩稻争取足够的生长期。与此同时,在棉花孕铃、花生坐果、玉米吐缨、芝麻开花、大豆结荚的关键时段,一定要注意它们的抗旱排涝,病虫防治、除草除虫等田间管理。
古代劳动人民对气候特征归纳与精妙性的总结,充满了科学性和哲理性。从小暑到大暑,亦如小雪到大雪、小寒到大寒——“小,是某种气候形态的起步;“大”,则是这种气候形态的登顶;“小”和“大”是这种气候形态渐近式演变的过程,揭示的是自然界的发展规律,闪耀着古老智慧的光芒。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大暑之后将迎来秋天。让我们在送走小署、步入大署的时节,不负火热时光,挽一缕凉风,驱散炎炎暑热,乘一袭槐荫,放飞美好心情。
(作者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周龙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