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邓训晶专栏|从“书贫”到“书海”

作者:邓训晶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7-23 19:20:53

20世纪60年代末,我家周围邻居有一群十来岁的小伙伴,特别喜欢看小说,这成了我们当时的精神寄托。可那时,是一个比较缺书的年代,大家都没有书,偶尔谁借到一本书,就轮流着看。

如果哪个小伙伴有一本书,大家都会围着他转。他可以颐指气使地指使我们帮他割草,帮他挑水……我们争着干得无怨无悔,为的是可以借他的书看。

那年平娃儿的舅舅,送给他一本《野火春风斗古城》的小说,那可不得了,我们谁也没有看过,都想看。我们就让平娃儿把书带上一起去割兔草。为了巴结平娃儿,我们叫他看书,我们帮他割草。他得意洋洋地吩咐我们要割好草,不能糊弄他,看谁帮他割得多,就先借给谁看。他坐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惬意地看书,我们为了早点看到书,都拉开架势卖命地帮他割草。

我更想早点看,就不顾一切地使劲割,可是锋利的镰刀一下割在我的大拇指上,皮都割掉了一块,痛得我直跳。伙伴们吓坏了,七手八脚地帮我按住伤口。梅梅怕弄脏衣服,正好穿了一条围裙去,她“哗”地撕下一条边,给我包扎起来。血没有流了,可是痛得我直掉泪。这时平娃儿也吓着了,看见我哭,赶紧把书给我看。还安慰我,看到书就不痛了。我抽泣着接过书,看起来。

看着看着,真的忘记了痛。书里跌宕起伏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深的记忆。因为我的手受伤,我竟意外地先看了这本《野火春风斗古城》。伙伴们笑话说,真怀疑我用苦肉计换书看,不过,这确实是我用鲜血换来看的一本小说。至今手上的伤疤还在,每每看到,就会想起那没有书看的日子。

后来长大了,文化生活开始丰富多彩起来,出版了很多书。书店里,图书馆里,书应有尽有,我成了这些地方的常客。我工作了,有工资了,除了大多数交给妈妈,剩下的我可以“奢侈”地买书了。成家后,老公也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我们俩一起买书,买得不管不顾。在80年代,我们用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套《鲁迅全集》。小镇上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们兴高采烈地抱着书回家,不可理解地议论我们买书当饭吃。不知不觉,我们家竟有了4000多本藏书,再也不用担心没有书看了,每天都徜徉在书海里,那个幸福就别提了。

不管是繁星满天,还是月明星稀,不管是雨打芭蕉,还是狂风暴雨,靠在床上看书的时光是我最快乐的时刻。哪管它晨曦染窗,哪管它雄鸡打鸣,即使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样神采奕奕,不耽误上班。因为有书的滋养,我的日子从来没有空虚和无聊。

从缺书读到读不完的书,我的人生经历都与书息息相关。我因为喜欢读书,读多了就有想倾吐的意愿,因此爱上了写作;老公也是常常手不释卷,喜欢读书写作的人;从小就耳濡目染地喜欢上读书的女儿,读到了博士。因为喜欢读书,2016年,我们一家还被评为了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是书带给我们的这份荣誉,也是书改变了我的人生。使我从书中得到知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得到快乐,领悟人生的真谛。

那年,我在重庆菜园坝火车站准备坐大巴车回家,离开车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我准备去候车室外转转,车站附近商铺林立,卖吃的、穿的、用的……什么东西都有。走了一圈,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个书摊,插着一个牌子,写着“经营不善,书店倒闭,10元两本”。卖书的地方本是我的最爱,哪有不去看看的,我就疾步走过去翻起书来。五花八门的书,啥内容都有,就仔细寻找着我喜欢的书。

终于找到了两本,我津津有味地看起来。突然听见一位看书的少年在说:“叔叔我只有3元钱,卖一本给我吧?”卖书人摇摇头不同意。那孩子就站在那里看,我停止了看书,好奇地看着那个少年。只见他矮小的个子,背着一个大书包,黑红黑红的小圆脸,很可爱,在那里聚精会神地看着,看得竟是《东周列国志故事》。过了一会儿,又听见他在请求卖一本给他,卖书人还是不同意。我走过去,看看少年说我给你这买这本书吧。我看到小孩眼中闪过的一丝惊喜,然后疑惑地看着我,不好意思地摇摇头。我对他说这是真的,我给你买。我把我的书和小孩的书一起付钱后,他接过书再三谢谢我,还和我攀谈起来。

原来他的父母在城里打工,他跟着父母住在汽车站外面的出租屋里,父母忙于挣钱养家,无暇顾及他。读六年级的他很爱读课外书,特别是学校组织大家学历史后,他更喜欢上了历史故事书。他告诉我,他很喜欢东周列国的故事,昨天他就看上了这本书,但没有钱买。他省了一天的车费,走路上学、放学,但还是钱不够,父母挣钱很辛苦,他不好意思跟父母要钱。多懂事的孩子啊!

我和他谈起了东周列国的故事,他如数家珍地跟我聊起来。没想到,我在这里竟邂逅了一位小知己,兴奋起来告诉他,我也很小就读过这本书。我滔滔不绝地讲述,他都听呆了,见我停下,他又央求我继续讲,在这里竟然有听众,让我兴奋起来。我的职业病又犯了,看见好学的孩子就要教人家多了解历史,多学历史。他越听越兴奋,然后有点羞涩地告诉我,他喜欢历史,喜欢历史人物,他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历史学家。

我们俩竟谈得如此投入和默契,一看时间我该上车了,孩子也没时间回家吃饭了,我硬塞了10元钱叫他赶紧去吃饭,然后去上学。我俩竟有点依依不舍,走了几步回头看,他还在向我使劲地挥手致意。等我再次转身看他时,他竟然又跑回了书摊,估计他不会去吃饭了,会把我给他的钱再去买书。

多好多爱学习的孩子,我看见了一颗熠熠生辉的新星在冉冉升起,一位充满朝气的年轻历史学家向我们走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是啊,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作者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王耀东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