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儿时暑假盛夏“三趣”
作者:汪志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8-01 11:29:41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那个年代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三五个孩子。一到盛夏炎热的暑假,由于没有像现在的补习班之类的,再加上文化生活单调没有电视看,我们这些生活在乡村十来岁左右的半大孩子,每天不是捉蝉,就是去村边的池塘边学游泳戏水,或者雨天捕鱼。
蝉趣。盛夏,村前房后树木茂盛、高大,早晨的太阳还没出地平线,蝉鸣声就响彻全村。记得10岁那个盛夏,父亲教我捉了一只蝉,我兴奋地看着它那像被墨汁浸染的眼睛,看着它那像被桐油粉饰过的甲壳,然后轻轻拂拭它犹如绸帛般的翅膀。蝉爬在茂盛的树干上,被树叶遮挡,不容易被发现,只有循声细看。捕蝉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取一根长竹竿,用一截细柳树枝(细铁丝也行)卷成一个碗口大小的圆圈绑牢在竹竿端,然后将早晨的新鲜蜘蛛网缠绕在竹竿圆圈上,密密的,黏稠黏稠的。此时,瞅准一只正在树枝上嘶叫的蝉,轻轻一按,蝉的翅膀便牢牢粘在圆圈蜘蛛网上,束手就擒了。捕到蝉后即剪短翅膀,使蝉不能飞跃,然后放在地上玩耍。捕蝉非常不易,稍有轻微响声,蝉就惊飞了。蝉与蛇一样也脱外壳,其外壳可用于做中药材,那个年代每只2分钱,而铅笔才3分钱,于是我们捕蝉的同时会想方设法找蝉壳。
水趣。盛夏,天气炎热,跑到池塘边戏水或游泳避暑也是每天的一项主要活动。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尤其是南方农村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便三五成群到池塘边戏水学游泳,或成人教,或大一点的孩子教,一旦学会,盛夏便每天下水游泳。只要在有池塘的农村长大,每个孩子都会游泳。大前年盛夏,我们全家去天津的渤海边游玩,由于儿时学会了游泳,虽然好多年没有下水了,但下到大海后我仍轻松自然,妻儿直夸我太棒了。
鱼趣。老家乡村池塘、小河颇多,河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鱼虾很多。盛夏季节的主要特点就是雨水多,三日一小雨、五日一大雨,雨水流动,池塘里、田埂里到处都是大小不等的鱼虾,于是,捕鱼的机会就多了。别小瞧我们这些十来岁大的孩子,我们个个都是捕鱼的能手。一般情况下,鱼虾常年在河中隐蔽,一遇到生水特别是流动的雨水,它就不安分了,朝流水的地方游动。如果田埂里的雨水满了,便往池塘里流,流水处必有大量的鱼群在戏水,此刻拿渔网向四周一套,白花花的鱼就有好几斤。盛夏雨季,带上渔网,一天少则能捕十来斤鱼,多则几十斤。同时一些池塘水满四溢,池塘水向下游沟壑处流淌,此时的壕沟内必有很多鱼,于是我们在下游放上网、张网待鱼。最好的方法是白天下雨,晚上雨停,半夜三更起来,将沟壕两头堵住,再将沟壕水取干,那时沟壕内有数十斤乃至上百斤的鱼。记得每到下雨季节,沟壕旁就有孩子的身影。儿时有一次,我从稻田里抓到一条十几斤重的大鱼,在老家还引起了“轰动”。
孩提时代的盛夏,生活多姿多彩,我们天真烂漫。眼下,由于生活方式改变,很多乡村孩子都随务工经商的父母进城了。前不久,我回老家南方乡村,村前村后几口池塘还在,虽不时有蝉声阵阵,但却少了孩提时的那份魂牵梦绕和浓浓的乡愁……
(作者系甘肃省张掖市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