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曾海波专栏|润口须知有香瓜

作者:曾海波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8-06 21:41:06

香瓜就是甜瓜,只是不同地方的人叫法不同而已。香瓜为浅绿或深绿色,呈椭圆形,果皮光滑,果肉润脆凉甜,细腻多汁,是夏季里人们常见的水果之一。市场上常见的香瓜有三种,黄皮瓜、白皮瓜和网纹瓜,皮色越黄,则成熟度越高。

炎夏暑热,热浪翻滚,走在田野,老远就能闻到香瓜地里飘来的阵阵瓜香。香瓜耐酷暑耐干旱,凭着绽开的枝叶吸取空气中的水分;风抖一抖它的叶,雨水顺着叶面上的纹路流走。香瓜的栽培和管理很简单,可以种在宅前屋后,引藤攀到屋上,几根藤蔓,就能结出几十个香瓜来。不过,“要想庄稼旺,合理把粪上”。要想提高香瓜产量,还得做好瓜垄,多施有机肥。

“谷雨前后,点瓜种豆。”春二三月,母亲就开始了栽种香瓜的准备工作。先是浸种、催芽,然后把生了芽的种子放进营养钵里,等小苗长出几片新叶时再移栽到地里。那时候,我在住校,每星期天回家,都要跑到田里去“视察”一番,看着那些嫩嫩的绿苗慢慢长叶、拖蔓,看微风拂过,碧绿的藤蔓铺展了一地。有一天,瓜蔓上开出许多娇黄的小花,我便欢呼雀跃起来,催促母亲赶紧浇水施肥;又有一天,见叶底隐着三两颗青叶似的小香瓜,我更是欣喜万分。

小香瓜长到鸡蛋大小了,母亲白天除了要忙家务,更要悉心照料这些青绿色的小香瓜。松土、除草、施肥、浇水……这几垄香瓜,让母亲付出了许多心血与劳累。

我依然每周去瓜园观光,藤蔓上的小香瓜渐渐圆润起来。终于有一天傍晚,我寻到一个黄澄澄的正儿八经的熟香瓜。它潜伏在一丛浓密的瓜叶下,若不是熟透了的香气出卖了它,还真的很难发现。我迅速摘下那个小香瓜,来不及清洗,在衣服上蹭了两下,就塞进嘴里,“咔嚓”一声,但觉脆、嫩、甜、香,诸般滋味,迅速在舌尖绽放,连同口水一同滑入腹中。正待咬第二口,忽听一声喊:“原来你在这儿吃香瓜啊!”是弟弟来寻我吃晚饭了,不得已,只好分了一半给他。

就这样,又过了十几年,一个三伏天的下午,我听到走村串户的卖瓜人的吆喝声:“卖瓜呀!香瓜哦!”正在树荫里“扯闲白”的叔叔婶婶们招呼道:“卖香瓜的来了!”

卖瓜人把三轮车支在树荫下,提一杆秤,立在车旁,边吆喝边称秤。

乡亲们端着香瓜,笑嘻嘻地说:“你这瓜怕冒黄吧?”

卖瓜的忙不迭地说:“我这瓜品种是绿皮,绿了就等于熟了,不需要冒黄色。这瓜呀,撒的都是有机肥,莫看这些瓜皮不黄,可甜得很咧!”

乡亲们依旧按自己的经验挑瓜,说:“你莫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哦。”他们一兜兜、一筐筐地买,三轮车里的瓜越来越少,剩下的瓜品相也越来越差,堪称几个“歪瓜”,到最后,卖瓜人半卖半送,直至空车才满意而归。

买回了瓜,小孩儿吵着要吃。切开绿茵茵的瓜肉,露出黄茸茸的瓜绒,大快朵颐后,没吃的香瓜放在一旁,上面倒扣着一只菜篓子以便保鲜。瓜皮是上等的猪菜,壮了猪膘,还少了打猪菜的辛苦。另一头,瓜农也省了人工,没了沤瓜取籽的繁琐,解了皮瓤酸馊无比、招惹蚊蝇的烦忧。

今年浅夏时节,我从乡亲们的瓜田扯了一棵香瓜秧,移栽到阳台花盆上,香瓜秧的藤蔓,沿着防盗窗沿自由地攀爬,绿叶,黄花,还有花蝴蝶翩跹而至。顺着头蔓的指引爬上了屋顶,绽开了黄花,结出了小黄果,看着它变成金黄色的瓜蒌,我又有一种惊奇和喜悦,收获的不仅仅是香瓜,还有妻子煎制的糯软香瓜饼的甜香——放入鸡蛋,拌好面粉,加花椒粉,适量盐,再将香瓜用刀片擦成丝,一齐混合搅拌均匀后,再打开电饼铛,刷一点食用油,舀入搅拌好的香瓜丝糊糊,每个厚度大概一厘米,盖上电饼铛的盖子,四五分钟后翻面。翻面后,再四五分钟的样子,就可以拿出来开吃了。

“没焦吧?”妻子问。

我说:“正好,不焦不绵,香香的,真好吃,你也吃一块吧。”

这“三伏天”的暑气,须用“咬秋”之法来破解,“咬秋”就是“食瓜”,这也是家乡的习俗。香瓜凉飕飕、脆生生,水分多,止渴清燥,口感甜甜的。瓜肉澄碧如翡翠,瓜瓤淡黄似柠檬。其外形小巧玲珑,未及入口,先有阵阵清香扑来。去掉瓜瓤和瓜子,咬上一口,齿颊生香,眨眼工夫,两个香瓜便被我和妻子消灭殆尽。

(作者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周龙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