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查晶芳专栏|我从海上来

作者:查晶芳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8-07 16:07:03

看海,最好的打开方式莫过于夏日到海岛小住。这个夏日,我便在海岛陷入了一场“蓝色诱惑”。

如听一场音乐会,前奏刚起,便觉不凡。在上海沈家湾码头乘游轮去嵊泗列岛泗礁岛,极目苍茫,天水相接,船后白浪如鱼,腾挪跳跃。海鸥翔集,颉之颃之,或掠水萦波,或振翅天宇。天风鼓荡,裙裾飘飘,闲看浪花舞翩翩、白鸟下悠悠,真觉心旷神怡,如入仙境。

傍晚,向海而食。薄暮中,海天一色,像造化在天地间信手泼墨的一幅大写意画;远处岛屿若隐若现,如水墨画上浅浅的印章。餐厅的露天广场上,上百游客围桌而坐,语笑喧阗。海风俏皮,飘衣乱发,倏忽远去,混入沧溟。餐桌上,海鲜自然是主角,花蛤、带鱼、鱿鱼、扇贝、龙虾、梭子蟹,助兴以啤酒,谈笑而大快,不亦乐哉!

宾馆阳台外便是大海。夜海墨蓝,圆月如簪。清光流泻,像在海面上铺开了一条星光大道,闪闪烁烁的光斑仿佛是通向海底的台阶。浪涛声声,清晰可闻。那夜,坐在16楼阳台的摇椅上,伴着月亮温柔的眼神,我听见了入夜后的大海深沉而热烈的呼吸。

凌晨四点出门看日出。天空铅灰,海风早醒,吹过云天海面。晨光熹微,大海刚刚睁眼,呼吸轻浅。不一会儿,红光鼓荡,散绮满天,忽而红日蹦出,一轮金红。水面上跳荡着亿万金箔,如同青春的炽焰。深邃无垠的碧色里仿佛汇集了世上所有的蓝,就像年轻的心可以无限地吸纳与接收。奔涌的浪花前赴后继,你追我赶,一如永不停歇的脚步,始终坚定的信仰。那一刻,虽然盛夏金针似的阳光几乎令我睁不开眼,但喜悦亦沛然如海。

海中时见怪石嶙峋,奇峰暗礁。都是些巨大的花岗岩石,石头表面沟壑纵横,从上至下,如帘披挂,那是岁月的刻痕,又宛如时间的幕布。石缝罅隙间,犹有青绿摇曳,葳蕤生姿,不由人不惊叹生命的奇迹。

沿海漫步,公路边芒草随处可见,恍若家乡秋景。它们摇曳在路边,长长的茎秆,顶端弯曲处柔软的羽叶随风起伏,像天使的羽毛,仙气飘飘,既寻常,又绚烂。碧蓝的大海为它提供了翩跹的舞台,它亦为大海镶上了一圈梦幻的花边。万事万物,最美莫过于相得益彰,两两欢喜。

在黄昏的沙滩上悠然戏水,最是惬意。阳光终于不再咄咄逼人,海风习习,轻轻又清清。赤脚走在沙滩上,丝滑柔软,那温软入心入骨。海浪像绵长的白色花条从远处奔腾而来,渐缓渐落,跌成万千碎珠散玉时,便成了一大片缀着小白花的银色锦缎,软软地铺在沙滩上,又快速向海里滑落。而此时新浪又成,再一次跌碎,铺开,回落。循环往复,无休无止。

undefined

站在海水里,感受着浪花的激情,心像被海水洗过一般,丝滑丝滑的,有种奇妙的清凉感。眼前不断奔涌的浪花分分钟就为大海编织出了一条硕大的花边,同时发出颇富韵律的轰响声,像是欢呼,亦似呐喊。那清凉的水花,如冰润的丝绸缠绕在我的脚踝上,看似完全相同,实则瞬息万变。

沿着沙滩,我们走了很久,直到夜色如墨晕染。回原地拿鞋时,偌大的沙滩上,只余老者一个,坐在椅子上,凝望大海。看见我们,他很开心,主动和我们聊起来。他年轻时以捕鱼为生,年纪大了就做了海滩的安全员,今天该他轮值。他跟我们说起大海,说起他捕鱼的往事,说起对大海的爱。他看我还往水里跑,忙叫住了我,说现在海水正在涨潮。原来每逢初一和十五,海水都从凌晨三点半开始涨潮,一直涨到晚上九点半才开始渐渐退去。其后第一天涨潮退潮的时间又都延后四十五分钟左右,等于是每隔半个月循环一次。潮来有讯,雁归有时,大海有密码,万物有规则。

忽然想起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在一个温和的秋日午后漫步海滩,看到一个渔民正躺在自己的渔船上晒太阳,不由停下了脚步,问道:“你为什么不在这么美好的日子打渔呢?”渔民懒懒回答,他每天只在上午打渔,下午都用来休息。漫步的人说:“你下午也应该去打渔,挣点钱买一个更大的船,打更多的鱼,买船组成一支船队,再招募工人组成一个捕鱼队,赚到足够的钱就能去城里开工厂啦!这样,等你老的时候,就可以安安稳稳躺在这里安闲地晒太阳了。”渔民看了他一眼,说:“我现在不就这样了吗?”漫步的人顿时哑口无言。

这个故事一直被崇尚慢生活的人引用,但是我并不认为它完全正确。因为,一个经历千山万水再回到海滩的人,与一个一直在海滩的人,他们看海的心情、看海的感悟、看海的胸怀,能完全一样吗?

我们在人海里生活,我们去大海边看海。如此,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从海上来,带着满襟的潮声,带着满心的辽阔与宁静。

(作者系安徽省作协会员,文字见于《散文百家》《散文诗世界》《中国青年报》《文汇报》等两百余家报刊)

编辑:郭羽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