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波专栏|丝瓜香在岁月里
作者:曾海波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8-10 21:50:46种丝瓜要提前一周挖坑,然后埋好农家肥。下肥比例要适当,肥多伤苗,肥少瘦苗。种下丝瓜籽后,一周左右,丝瓜秧苗就露头了,它抽出小小的心形叶子,尖尖的、绿绿的,边上生出不规则锯齿,叶片上布满细脉,像细密的网。
四月份,我找来绳子、布条和竹竿,搭起了两三米高的瓜棚。丝瓜喜欢攀附缠绕,需要有帮助其攀爬的支架,方能肆意而为地生长。丝瓜在茎节间生出有分叉的鬈须,碰到什么就抓什么,这说明它的卷须具有灵性。丝瓜叶子像巴掌一样摊开,叶下缀满一朵朵金黄色的花儿,在微风中摆动。瓜藤 “疯”劲十足,施展“爬功”,为人们带来一丝田园的享受。
藤蔓上爬满丝瓜花,或卷或舒,如同璀璨的繁星。雨来,发出沙沙声,它们似乎在做着美梦。丝瓜花像刚出笼的小笼包,微张着小嘴巴,露出橙黄色的花蕊,自顾自地吹着小喇叭,吐露着芬芳。又仿佛是一群俏皮的阿妹,在风中笑着、闹着。它们招蜂惹蜂,还浑然不知。那些伴舞的蜂蝶,直围着它们打转,“嗡嗡嗡”热闹无比。
这些靓丽的小黄花娇嫩嫩、俏滴滴,雌花是单朵,生在节点,雌蕊中间有一根花蕊特别长,丝瓜雌花的子房就是明天的小丝瓜。雄花是簇生,它的花蕊都差不多长短。小丝瓜能不能长大,关键看雌花是否完成传粉受精的任务。完成任务需要花粉,而花粉存在于雄花的花药里,丝瓜主要靠异花授粉和昆虫来相助传粉。雄花的数量比雌花多,它释放出花粉,成串地簇然开放;雌花则不能开得太多,否则,植株将不堪重负,影响丝瓜的坐果率,必须多施一些钾肥并疏去部分雌花(也叫“摘心”),同时控制好温湿度。
五六月间,风吹雨滋,加上阳光的爱抚,丝瓜架上的藤蔓,细细的、卷卷的,一步一步地往上延伸。那一条碧绿的枝蔓已经生成繁茂的一丛,绿波荡漾。得意洋洋的瓜藤,尽兴地翻竿越棚,无拘无束地擎向天空。小丝瓜热热闹闹,绿拥着,“噌噌”地往上蹿,一茬茬灿烂的新花压旧花,花中有瓜,瓜顶也有花,着实可爱。
这时,还不断地有丝瓜骨朵冒出,藤生藤,蔓长蔓,瓜连瓜,满眼绿意一片。有的丝瓜身躯变得细长,稍稍弯曲,仿佛袅娜的少女曼妙的曲线;有的小丝瓜急不可耐,捷足先登,趾高气扬地垂落在棚架的绿叶上。瓜藤如同四通八达的交通线,藤和叶借绳子和竹竿上下乱蹿。丝瓜们一条条,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任性地无拘无束,肆意蔓延。瓜藤上不停地开花,不停地挂果。
暴雨是夏天的常客,水在花上流,在藤上流,在瓜上流,蔓叶上挂满晶莹的水珠。风过叶动,水珠拥着绿叶,点点滴下,养目怡心。晴日里,瓜蔓上一派氤氲,空中涌动着生命的韵律,舞态翩跹,扶摇直上。
丝瓜长势喜人,阳光把藤、叶和丝瓜投影到地上,叶是叶,须为须,藤韧叶茂,轮廓分明。我每日过来,寻一份清凉。有几只水嫩嫩的丝瓜,还在枝叶间俏皮地荡起了秋千,惹人爱怜,不几天就瓜身匀称了,或饱满了,或瓜身硬了。
绿色的丝瓜棚下,繁星满天,明月当空,轻风如歌,流萤如诗。我坐在藤椅上,黄花绿叶,隐隐约约,垂挂下来绿如翡翠的条条丝瓜,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低头看月亮透过绿棚洒下的银辉,听绿棚上“纺织娘”的歌唱,瓜棚脚下蟋蟀的低吟,心中醺然欲醉,惬意愉悦。
粗犷泼辣的丝瓜,长得够大了,我就把锋利的小镰刀绑扎在一根竹篙上,然后找准丝瓜的瓜蒂,轻轻一划。那些割落的丝瓜,有的摔到地上,摔断了身子,露出里面白白的瓜肉,流出汁液来。另外,我会把摘下的碧绿鲜嫩的完美丝瓜,送一些给左邻右舍,与乡亲们一起,享受摘瓜的喜悦。
“伏天吃丝瓜赛人参。”丝瓜里面含有人参所含的成分——皂甙。无论是凉拌丝瓜,还是一盘丝瓜炒肉片,或是一盅清淡软滑的丝瓜香菇汤,丝瓜都送来清新的气息,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在一个暑气正盛、红霞满天的黄昏,我与水灵灵的丝瓜微笑着对望。瓜叶迎风漫卷,丝瓜垂满绿棚,一架丝瓜满院香,小院显得情趣盎然,忧郁的心结解开了,喧嚣的尘世淡忘了。
“青菜园中一堵墙,苦瓜丝瓜种两行。”在民间歌谣里,丝瓜是相思物,丝瓜是家的符号。丝瓜一岁一枯荣,香在流年里,留下柔情在心中。
(作者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周龙